-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历史名茶修仁茶发展研究.doc
广西历史名茶修仁茶发展研究
摘要 从修仁茶作为广西历史名茶出发,对修仁茶发展史、发展现状、发展受挫原因及其对策进行综合评述,同时从修仁镇的区位优势、自然地理优势出发,指出当前恢复和发展修仁茶的可行性,为修仁茶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历史名茶;修仁茶;现状;对策;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21-01
广西产茶历史悠久,地域茶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特色。修仁茶是广西历史名茶,亦称“大瑶茶”,原产广西荔浦修仁镇,属于有性系品种。其内含物丰富,含有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祛湿、消除疲劳、除油去腻、促进消化、杀菌消炎、降低血脂、 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修仁茶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相关的研究报道也甚少,对修仁茶的发展十分不利。本文对修仁茶的历史期、研究进展、现状及其成因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修仁茶种植业提供参考依据。
1 修仁镇茶叶种植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地理优势
荔浦县是一个具有2 000余年历史的古邑,地处广西东北部,位于桂林市南部,而修仁镇是荔浦县的三大重镇之一,位于荔浦县西南部,具有悠久的历史,属丘陵地形,地处北纬24°18′~24°46′,东经110°06′~110°41′之间。修仁镇位于荔浦、蒙山、金秀三县交界处,二级公路国道323线横贯全镇,镇区距县城16 km,南距中国南方铁路枢纽柳州120 km,距桂柳高速公路79 km,北距桂林市120 km,全镇10个行政村,现已村村通四级公路、程控电话,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可见,修仁镇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修仁镇由于受中亚热带季风和北方冷高压的控制,夏长冬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县境热量丰富,平均气温为19.6 ℃,无霜期316 d;光照充足,平均日照时数达1 472.4 h;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1 442 mm左右;境内小河流密布,水资源充足,生态条件极佳。优越的区位和自然地理条件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 修仁茶的历史发展
广西茶业的兴盛期为唐朝,此时全国范围内已经普及饮茶。而广西茶业的繁荣期为两宋时期,修仁茶是宋代时期广西茶中名品。抗金名臣南宋第一宰相李纲[1]曾作《饮修仁茶》:“北苑龙团久不尝,修仁茗饮亦甘芳。夸研斗白功夫拙,辟瘴消烦气味长。江表露芽空绝品,蜀中仙掌可同行。从容饭罢何为者,一碗还兼一灶香。”其认为修仁茶可以作“斗茶”之用,亦可作为日常饮食必备之物,还具有祛除广南的瘴气、消烦气味长的功效,可见修仁茶在宋代高级官僚和文人阶层中的美誉度极高。孙觌和李纲一样用修仁茶驱散心中的不平之气[2]。邹浩层作诗《张纠惠吴洞簦》:“茶选修仁方破碾,簦分吴洞忽当筵。君谟远矣知难作,试取一瓢江水煎。”邹浩称赞修仁茶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同时是价廉物美的日常消费饮品。
由此可见,修仁茶的饮用在当时的岭南地区极其普遍,得到了宋朝士人的交口称赞。据徐海荣[3]《中国茶事大典》记载,“桂州修仁等县禁榷”的目的是因为修仁茶是宋代西南茶马贸易中广西茶的主要品种。但随着民国时期中国茶业的衰落,广西茶业也面临生产下滑困境。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修仁茶种植面积呈逐年递减的趋势。
3 修仁茶的研究进展
关于修仁茶的研究报道甚少,仅有部分关于修仁茶资源的选育、生物学特性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报道。据报道,修仁茶树属于中叶种,早生种,树姿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形长椭圆,叶色绿,有光泽,叶面平或隆起,叶质软,叶身平。芽叶黄绿色,毛较多,一芽三叶白芽重60.0 g。花冠直径3.9~4.4 cm,花瓣6~8瓣,子房多毛,花柱3~4裂。果径1.9~3.2 cm,种径1.0~1.4 cm。产量高,抗寒性强。修仁茶的春茶一芽二叶含氨基酸3.0%、茶多酚28.7%、咖啡碱4.2%、儿茶素总量15.2%,适制绿茶,适宜在桂北绿茶区种植[4]。陈宗懋[4]研究表明,修仁茶适制黑茶,采摘其一芽二三叶,经杀青、揉捻、沤堆、复揉烘干制成,醇香高,有花香,主销广西、广东。据覃秀菊等[5]报道,荔浦1号由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研究人员于1990年从修仁茶有性系群体种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该株系属于灌木型,中叶种,树姿开张,分支密度中,节间长2.4~3.0 cm,叶片稍上斜着生,叶色浅绿,光泽性强,叶面微隆,锯齿细,叶脉5~8对,嫩芽浅黄绿,产量中上,适制绿茶,品质上乘等。由上述可知,关于修仁茶的研究较少,关于修仁茶的栽培、加工、质量分析等方面还处于空白阶段,这些方面的研究大有可为,对提升修仁茶的质量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发展受挫的原因
修仁镇从一个茶叶种植大镇变成仅仅保有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