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doc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技术   摘要:本试验引进10个灰树花菌株,并进行出菇试验,以筛选适宜本地工厂化栽培的菌株,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灰树花;栽培技术;结果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4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22.078   灰树花,中文别名舞茸,俗称多孙菌、栗子蘑、千佛菌等,是一种珍贵的食、药兼用菌。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如鸡丝,脆似玉兰,能烹调成多种美味佳肴。据农业部质量检测中心分析,人工栽培的灰树花硒及β-葡聚糖含量较高,其营养和口味都胜过号称菇中之王的香菇,是珍贵的高档食用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灰树花的食用及药用价值逐渐被广大消费者认识,市场需求量正在逐步增加,其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1 灰树花工厂化菌株筛选试验   本试验引进10个灰树花菌株,并进行出菇试验,以筛选适宜本地工厂化栽培的菌株,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1 材料与方法   1.1.1供试菌株 灰树花(福建省菌物中心)、yy2(福建省菌物中心)、yy3(浙江丽水庆元食用菌研究所)、yy4(华南农大食品学院)、yy5(华南农大食品学院)、yy6(湖南食用菌研究所)、yy7(湖南食用菌研究所)、yy8(湖南食用菌研究所)、yy9(迁西栗蘑3号分离)、yy10(迁西栗蘑4号分离)共10个菌株。   1.1.2栽培配方 杂木屑60%,棉籽壳20%,红壤土9%,轻钙1%。含水量为50%~55%。   1.1.3试验方法 采用15厘米×55厘米×0.004厘米方型聚丙烯袋栽培灰树花,每袋装干料900克。设置6个处理,每个小区50袋,重复3次。用100℃的常压灭菌13小时,待培养基冷却到25℃左右,将10个菌株接种于培养基,接种后置于22℃~24℃,相对湿度在70%以下,通风避光的培养室进行培养,待菌丝满袋后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菌盖充分展开,菌柄伸长时采摘。   测定10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计算生物学转化率,并进行感官审评。所有数据应用EXCELL2007和SPSS17.0进行处理和分析,差异分析采用LSD法。   1.2 结果与分析   经过比对分析,供试验10个灰树花菌株中,yy5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0.49厘米/天,yy3和yy6次之,分别为0.46厘米/天和0.45厘米/天,yy5与yy3和yy6差异不显著,与其他菌株差异显著或极显著;yy3、yy5和yy6的生长势好;yy3的口感清爽,yy5的口感绵柔,其他供试菌株的口感一般或有苦涩;yy3和yy5产量分别为396.6克和390.2克,生物学转化率分别为44.1%和43.4%,与其他菌株间差异极显著。   1.3 小结   供试验10个灰树花菌株中,yy3和yy5与其他8个菌株相比,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生长势好,口感好,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也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适宜本地工厂化栽培。   2 灰树花工厂化栽培配方试验   通过不同配方栽培灰树花yy3和yy5,筛选适宜的工厂化栽培配方,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1 材料与方法   2.1.1供试菌株 yy3(浙江丽水庆元食用菌研究所)、yy5(华南农大食品学院)。   2.1.2试验配方 对照:杂木屑60%,棉籽壳20%,红新土9%,轻钙1%。   处理1:杂木屑30%,棉籽壳30%,玉米粉10%,麸皮5%,蔗渣15%,红壤土9%,轻钙1%。   处理2:杂木屑30%,棉籽壳35%,麸皮15%,蔗渣10%,红壤土9%,轻钙1%。   处理3:杂木屑35%,棉籽壳30%,麸皮15%,蔗渣10%,红壤土9%,轻钙1%。   处理4:杂木屑40%,棉籽壳20%,玉米粉10%,麸皮5%,蔗渣15%,红壤土9%,轻钙1%。   处理5:杂木屑40%,棉籽壳25%,麸皮15%,蔗渣10%,红壤土9%,轻钙1%。   采用简单对比配方试验方法,设置以上6个处理,每个小区50袋,重复3次。   2.1.3试验方法 采用15厘米×55厘米×0.004厘米方型聚丙烯袋栽培,每袋装干料900克。设置6个处理,每个小区50袋,重复3次。用100℃的常压灭菌13小时,待培养基冷却到25℃,将yy3和yy5接种于培养基,接种后置于22℃~24℃,相对湿度在70%以下,通风避光的培养室进行培养,待菌丝满袋后按常规方法管理出菇。菌盖充分展开,菌孔伸长时采摘。   测定每个处理的子实体产量,计算生物学转化率。所有数据应用EXCELL2007和SPSS17.0进行处理和分析,差异分析采用LSD法。   2.2 结果与分析   通过试验,不同配方栽培灰树花yy3产量差异较大。5个处理栽培的yy3产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