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织梦蓝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数字织梦蓝天.doc

用数字织梦蓝天   他是第一个成功将计算机技术引入飞行训练的人;他是29年来在信息化建设的路途中不断探索的人;他是始终为战鹰织梦、痴心不改的人。   那年金秋,空军航空兵军事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成果汇报展示在湘南航空兵某师进行。   13时许,随着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起飞!”我蓝天骄子驾驶着新型战鹰挟雷带电,呼啸着拔地而起,在蓝天上划过一道道美丽的白云弧线,飞向浩瀚无垠的茫茫天际……   这一天,对空军预警学院预警隋报监视系计算机教研室彭晓明教授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他带领课题组20多年如一日的探索之路总算画上了圆满句号。   1985年10月底的一天,从地方特招入伍的彭晓明,身着崭新的干部军装,来到航空兵某部参观见学。当时,空军飞行训练的监控管理主要以报表为主,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领域还处于一片空白。作训参谋打电话问情况、用红蓝铅笔画计划、掐秒表计时,用算盘作报表,从早晨3点开始一直忙到深夜12点才结束。“这种落后的作业方式还要持续多久啊?难道不能提供一套更加先进的技术作业手段吗?”   彭晓明暗白发誓要改变这一现状,立志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飞行训练组织管理领域中来。   不懂飞行训练怎么办?到部队去;不知道飞行计划怎么办?向训练参谋请教;不了解飞行训练组织流程怎么办?跟班飞行。“只要锲而不舍,不耻下问,什么难题都难不倒我们”。21岁的彭晓明担负起了课题组长的重任,带领课题组转战南北,深入航空兵各机种部队学习请教,没多久,课题组不少成员都成为飞行训练管理“小专家”。   7月的盛夏,正值系统研发的关键阶段。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江城大地,室外的热气直往室内呼啦啦地灌。当时实验室没有配备空调,室内与室外一样温度超过40摄氏度。仅有的几台电扇,必须“保障”计算机,否则计算机就会高温“中暑”而“罢工”。有的课题组成员开玩笑说,他还不如一台计算机,只能偶尔在电扇旁蹭蹭凉风。就这样,他们仗着年轻硬是“拗过”了老天爷,如期完成了任务。这是第一代空军飞行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虽然是以报表为主,但是空军历史上第一次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飞行训练管理领域。   空军部队引入三代机后,彭晓明发现,以往的训练管理监控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机训练管理的需求。“能否将空军各航空兵部队的飞行训练动态引入到空军首长的办公桌上?”他带领课题组又开始了马拉松式的探路……   军情似火,说干就干。他搬进一问仅有6平方米的储藏室,犹如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每天工作达10小时以上。终于,《空军飞行训练动态监控系统设计方案》问世了。   来不及喘息,彭晓明率领课题组到北京集中封闭开发。他离家时,刚满一岁的女儿还不会说话。三个月过去了,他打电话回家时,听到女儿喊“爸爸”的声音,这位坚强的热血男儿眼睛湿润了……   寒来暑往,1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终于换来了“空军飞行动态监控系统”的研发成功。他们将“实时监控”的理念引到飞行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形成了“动态信息为主、报表监控为辅”的第二代飞行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空军首长坐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空军各航空兵部队飞行训练动态、资源配置、人员综合素质等就一目了然。   永不满足的彭晓明又将他探索的触角伸向“空军飞行训练信息系统”,它涉及飞行训练组织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其中“飞行日训练计划自动生成”问题是最大的拦路虎。彭晓明认为:“啃不下这块硬骨头,后面的系统建设将是一纸空文。”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空军就有人开始探索,始终没有取得突破。直到2002年,空军航空兵部队仍沿用近50年不变的传统“计划板”手工制订飞行计划。彭晓明努力寻求着一种自动与手工调整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在研制过程中,彭晓明因劳累过度导致两次胃大出血,血色素最低时只有3.4克。为加快研发进度,彭晓明大病未愈就带课题组奔赴大别山深处封闭开发三个月。   盛夏的大别山满目苍翠,郁郁葱葱,如诗如画。黛色俊美的青山云海四茫茫,恍如一夜春雨人梦来。60多年前,闻名中外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炮火中浴血奋战,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如今,一群“空军军事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探路人在这里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他们居住十分偏僻,离最近的居民也有2公里路。攻关中拦路虎随时碰到。他们每天都对疑难问题集体会诊,有一次大声争论差点闹出笑话来。镇上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说发现大山里来了一群可疑分子。而后,派出所来人拿枪大声吼道:“不许动,你们是干什么的?”彭晓明当时蒙了。直到被证实了身份,这场风波才平息。   2003年初春,彭晓明团队终于完成了“空军飞行训练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开始,部队官兵一片置疑:“靠手工也能做,有必要搞白动生成吗?…‘这玩意可信吗?”   烈火见真金。很快,系统建设成果在部队推广后,工作效率、训练质量有了大幅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