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空中加油远程奔袭作战精典战例回眸.doc
空中加油远程奔袭作战精典战例回眸
空中加油机被誉为航空兵的“力量倍增器”,空中加油是衡量现代远程空战能力的重要标志。它于上世纪20年代诞生于美国,并于越战期间首次在实战中得到大规模运用。由于对加、受油机性能和飞行员的综合要求都非常高,空中加油技术属于世界公认的高难技术,目前仅有美、英、俄、法、中等几个国家掌握。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实践证明,号称“空中油船”的空中加油机已成为空中作战的重要支柱,在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了它巨大的优越性。
人工操纵空中加油成功引发了空中加油技术的开发,越南战争拉开了空中加油战的序幕
1921年,富于冒险而又充满想象力的美国人威利?梅伊把一个装有5加仑航空汽油的罐子绑在背上,从一架林肯型飞机的机翼上,爬到另一架飞行的JN-24型珍妮飞机的机翼,并运动到其发动机旁,将油罐中的航空汽油倒进发动机燃料箱,从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空中加油。从此,开始了人类对空中加油技术的开发。1923年,美国陆军的一架单引擎DH-4B飞机,在飞行中由另一架同型飞机,用人工操作,以软管自流的方式进行了两次加油,从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加油。
美国空军自从1957年装备了KC-135以后,为战略航空兵的轰炸机部队进行空中加油的手段得到了重大的改进。它可以在接近于或相等于接受加油的飞机的高度和速度的条件下进行加油。在1959年又成功地完成了为喷气式战斗机加油试验,并受领任务为参加某些演习或往返海外基地的战术航空兵飞机实施加油。越南战争,是战争实践中首次大规模实施空中加油的开端,从战争爆发到停战的9年零2个月时间内,美军的172架KC-135加油机共飞行19万多架次,进行空中加油81万多次,共加燃油410万吨。KC-135作出的贡献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就是挽救了战斗机和机组人员的生命。没有这种加油机,许多油料不足的战斗机将永远回不了基地。对这些飞机进行空中加油的结果是创造了一个新名词――“挽救飞机”,它很快就成为战斗机和加油机乘员口语中的常用词。
东南亚战争期间美军空中加油创造历史记录,得到成功实践运用
1964年8月东京湾事件后,美国空军命令84架战斗机从美国向西太平洋地区转场。它们得到了48架加油机的支援。到了8月15日,在执行了172架次的空中加油任务以后,参谋长联席会议指示在菲律宾重建加油特遣队,以保障东南亚战斗任务中对加油的需要。并把这支由8架KC-135组成的特遣队又改名为外国军团,并且在9月28日第一次进行了作战性的空中加油。为继续完成此项逐渐扩大的任务,空军作出了比较长期性的安排,规定了一套轮换制度,由国内的飞机和机组人员进行定期的轮换。外国军团特遣队的活动至年底即行结束。
1965年1月25日,战略航空兵在冲绳的嘉手纳组建了第4252战略联队,负责保持一支约由15架KC-135组成的加油机特遣队(代号为幼虎),以保障战术飞机在东南亚的作战活动。幼虎于1965年1月25日进行了首次的空中加油。在这期间,他们的部队由两部分组成,基本的部队称为“骨干部队”,另外还有增加的一部分飞机,称为“加强机”。在1965年6月,B-52首次进行轰炸任务之前,这两支加油机部队都是用来为战术飞机进行空中加油。
在以后的八年期间,空军就在泰国的另外三个基地(打卡里、乌塔保、呵动)和台湾的清泉岗空军基地都驻有加油机。首先是1965年9月,以眼镜蛇为代号的一批加油机进驻打卡里,协助原驻廊曼的加油机为驻在泰国的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这样就无需长途跋涉地从冲绳飞往泰国上空的加油地域去进行空中加油了。到了1965年的年底,在西太平洋地区一共大约有55架加油机,嘉手纳40架,打卡里10架,廊曼5架。
1966年6月2日,战略航空兵在当时还在修建中的泰国乌塔保空军基地组建了第4258战略联队,从驻冲绳第4252联队的加油机手中接过幼虎任务――为战术飞机进行空中加油。在这一年的其余日子里,在长期性的地面人员(飞行机组人员通常都是临时性的)到达后,乌塔保的加油机就是作为第4252联队的一支前进作业分队而进行工作的。到1966年结束时,西太平洋地区一共驻有KC-135型机75架。嘉手纳约有45架,主要是保障弧光作战活动,也遂行少数战术任务,乌塔保有20架,其余的在打卡里。
1967年1月1日,第4258战略联队承担了保障乌塔保作战活动的全部责任,又接管了原属第4252联队的驻打卡里的加油机。至此,划分空中加油的责任的工作宣布完成。嘉手纳的第4252联队保障弧光作战的轰炸机,乌塔保和打卡里的第4258联队则为战斗机进行空中加油。1967年东南亚地区空中加油的统计数字再次予人以深刻的印象:共出动约22891架次,实施空中加油103415次以上,输送燃料超过10亿磅。虽然1968年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