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城市更新运行现状与启示.doc
台湾城市更新运行现状与启示
近期,笔者到中国宝岛台湾考察了台北城市更新改造状况,参观了市交通控制中心和资讯中心,体验台北公交、高雄地铁,以及花莲至宜兰铁路运营情况,并与相关单位交流座谈,收获很大。
一、市政景观建筑更新,讲求标准顺应民意
据台湾景观工程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的人员介绍,台湾地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用了大约30年时间,基本完成了城市楼宇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更新、公园绿地景观建设,加强了城乡交通、电力、电信等公共服务,完善了城乡功能,提升了人民生活质量。
台湾景观工程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是以推广景观工程事业与环境绿化发展,推展各个城市同业合作交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共同利益的一个社会组织。主要承办台北市政府等委托的城市、乡镇景观工程建设事项。
从台北到台南,从城市到乡村,到处可见台湾景观工程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承办的项目与创作的作品。城市、乡镇楼宇和住宅建设标新立异,各类市政设施完备,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大街上空,基本看不见纵横交错的架空线,即便是背街小巷,也只有零星、布放规整的临时连接线缆。建筑物外立面、广告牌匾、空调外挂机、窗户护栏、屋顶绿化等,与周边建筑物和环境色彩相近、特色相符。大街巷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高架路灯、公用电梯等公共服务设施内含高科技,标准化程度高,民族特色浓郁。沿街商家门脸,都采用内置式设计,沿街楼房一层建筑预留商户买卖场所,既可以作为人行通道使用,又可作商户买卖之地,还不影响街面交通运行,可谓规划巧妙。
据台北城市更新处工作人员介绍,台北市建筑物更新一般都是按照区域建设年代进行区分,有规划地实施改造,大致方式有三种:一是拆除重建;二是功能改造,外立面更新;三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物修旧如旧。但由于土地私有化,台北城市改造、拆迁难度也很大,但其充分尊重民权民意;在拆迁前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评估,公开公示土地及其建筑物前后价值;让市民自己选择补偿方式,选择相应的住房面积与层次,等。
在台湾各大城市,随处可见景观建设更新的痕迹。星罗棋布的休闲广场、田园绿地、人行巷道,时有造型别致的艺术品、风貌优雅的绿化景致、样式独特的公共座椅,让人们享受安全、卫生、优质、便利、科技、标准的人性化服务。主要大街临街立面多为绿化装饰,形成了很有创意的景观墙。城市景观维护、环境卫生作业机械化程度高,少有手提扫帚的清扫人员,树丛落叶都用吹风机和吸尘器处理,而且城乡标准与技术一致,不区分重点地区或重点部位。特别是环境秩序管理,不论是建成区的高楼大厦、繁华街道,还是旧城平房区、街巷胡同,或是风景旅游休闲区,其建筑物外立面整洁有序,街面道路干净,很少见到污物、烟头、痰迹;交通秩序井井有条,机动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停靠码放整齐;城市标识、引导系统标志清晰,搁置醒目;施工工地围挡标准高;商家少有倚门售货、占道经营行为,主要大街也少有无照游商,即使旅游休闲区也很少见。
二、交通运行科技管理,方便快捷服务市民
在台北市交通控制(资讯)中心,笔者听取了解说员的介绍,观摩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交通管控信息处理系统与市政设施建设缩影,并乘坐公交与巴士,亲身感受其高科技成果应用。
目前,台北市政道路主要由四车道主路和二车道次路,以及众多街巷构成,这对于拥有260多万人口、67万余辆汽车和97万余辆摩托车、日出行人次达170万的台北市而言,交通压力也相当大。但市区街面上车行顺畅,次序井然,这应该主要归功于多年来台北市的智慧型交通建设,以及采取的种种交通宣传手段、便民出行方式和智能管控措施。
台北的智慧交通、资讯平台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1981),改造升级于90年代中期(1994),是一个应用电子监控、电脑处理等高科技,集先进的交通监控管理和用路人资讯、大众运输、商务用车运营、电子收付费、紧急救援、弱势使用者保护、公共自行车、行人保护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通过系统平台、即时交通资讯网络和大众运输网络、城市巴士、国道客运转运站、绿色节能自行车专用道、无障碍公车等系统,实现民众快速获取资讯信息、增进交通资讯精准率、提供标准便捷式交通服务、提升交通通行速度、减少事故处理时间与影响、消减交通监控人力、简化资讯取得的行政程序等目标与任务。
智慧型运输系统在市区主要干道及路口架设了多个摄像机及车辆监测器,完整收集快速道路及市区主要干道交通信息,为交通监控提供及时资讯。同时,通过电脑、手机等信息系统查询,路边和巴士站台设置的显示屏、公车候车亭及捷运月台上配备的语音播报,为司机提供最佳行车路线,减少交通拥堵,让道路使用更加高效、有序、顺畅、快捷。
据介绍,台北公共交通日载客量多达170万人次,占大众运输比例的45%。因此,台北市政府大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