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中的贵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将中的贵族.doc

名将中的贵族   一个真正出色的将领,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是决战关头,身先士卒,在飞矢弹雨下,振臂一呼,激励并引领他的士兵奋勇却敌?还是兵败之时,不屑苟且偷生,更不会举起白旗,而是杀身成仁,引刀取义?都不是!这些品质固然可贵,但古往今来的每一支军队中,此类武夫义士不乏其人。太多的人都拥有的品质,算不上稀罕,何况这种品质的具备,本属军人常态,天经地义。   常读战史,你会发现,将星煌煌,出类拔萃者数不胜数,但即使在那些超拔之辈中,有一种品质也是罕见的,那就是敢于在上司甚至最高统帅面前,不惧抗上,犯颜直谏,坚持自己的判断和主张,即使被褫夺军权、军法从事,甚至砍掉脑袋亦在所不惜。一支军队中,如果没有这样的将领,哪怕再英勇顽强,死打硬拼,最终也不过是一支颟顸之师,抑或一群武夫莽汉组成的战争机器,如此而已。   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将领就其稀有的军人品质而言,当算得上钻石级别。如果不是身为纳粹德军的元帅,曼施坦因会因其出色的战争谋划和战场指挥的双重才能和功勋,更会因其敢于面折希特勒的“龙颜”坚持己见,而成为战争史上的一颗钻石。但十分可惜,为法西斯而战,亦为法西斯而谏,即使其战功卓著且敢于直言,其令名最终也可悲又可叹地与所有法西斯的粪土们同列。   作为纳粹德军“三杰”之一(另两人是古德里安和隆美尔),姓氏中嵌有“冯”字荣衔的曼施坦因,命中注定会成为一代名将。在那个新帝国的崛起必须从老帝国的虎口中夺食的年代,他生逢其时地赶上了两次几近毁灭人类的世界大战。他出身于普鲁士贵族之家。其父艾道尔德?冯?莱温斯基是一位炮兵将军,其母海伦则出自东普鲁士的名门望族。曼施坦因是这个生育力极强的家庭中诞生的第十个孩子,这使他从幼年时就对德国人挤迫的生存空间有所感触,与大多数德国人产生了共鸣,这也成为了日后德国人追随希特勒“争夺生存空间”,发动世界大战的潜因。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继给了他那没有生育一男半嗣的姨父,乔治?冯?曼施坦因。而此人的军衔甚至比其生父还高,是德国陆军的一位步兵上将。更值得一提的则是,这两个家族都与赫赫有名的一战名将兴登堡元帅沾亲带故。这使曼施坦因在一战德国战败,德军被战胜国大大压缩之后,仍能在那支小得可怜的军队中,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为此时的兴登堡元帅,已经成了“魏玛共和国”受人尊敬的元首。   裙带关系在东西方都一样,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以严谨、较真而著称的德国人那里亦不例外。但这却不是曼施坦因之所以成为名将的必然因素。既出身名门望族,又系将门之后,如此显赫的双重家世背景,固然在曼施坦因的头顶罩上了与众不同的光环,但作为后世公认的名将,他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则是另一个双重身份:先是德军陆军总参谋部的参谋军官,后又成了驰骋杀场的战地指挥官,这两段经历才是他日后成就一代名将的真正原因。   战史家们公认,德军总参谋部是各国军队中最出色的参谋部。起码对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前半叶的各国军队而言确实如此。而这一公认,主要是由于它先后被毛奇和施里芬这两位风格迥异但同样杰出的德军总参谋长精心打造的缘故。尤其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中关于普鲁士大军“袖拂英吉利海峡”的描述,更是让人在德国人战争计划的缜密与严谨之外,感受到一种撼人心魄的豪迈与诗意。   曼施坦因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只是没有人,包括曼施坦因自己,曾事先料想到日后他会成为德国陆军引以为傲的“施里芬计划”的埋葬者。平心而论,曼施坦因不能算是一位战争天才,他属于那种军事修养高于军事天赋的战将。他后来能够成名,除了血管中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使他对战场上的一切有一种出自本能的认知和反应外,主要还是得益于他在德军总参谋部受到的严格又完整的历练。这使他与他的同侪相比,总是更有全局和战略眼光。在这一点上,即使天才的古德里安,也要比他逊色,更不要说隆美尔这等只精于战术的指挥官了。   从曼施坦因指挥的几次重大战役来看,他是一位理性大于创造性的指挥官。他敢于冒险,不是因为他天性大胆,而是因为他深知战场上有时敢冒险的人才更有机会;他也喜欢奇袭,但他是有意在行动中追求出奇制胜的效果,而不是由于他脑子里奇招迭出,这一特点从他率领第11集团军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单打独斗中即可看出。整个战役从结果看,尚属战果辉煌,具体检讨每一场战斗,却几乎全是苦战获胜。这当然与对手的顽强抵抗有很大关系,但也与曼施坦因尽管指挥调度有方,而具体目标的实现,仍然是靠严令驱使官兵死打硬拼去完成。仗仗都打得很艰苦,谈不上有多漂亮。相比之下,同样是属于有战略眼光的战将,曼施坦因的仗,就打得不及中国的大将粟裕漂亮。看看粟大将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高下立见。   作为名将,曼施坦因真正令人称道之处,不是他作为非炮兵技术军官,颇有创见地提出了“突击炮”(自行火炮)的设想。这一武器的发明对纳粹德军最初的攻击力意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