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护士儿科中级.ppt

  1.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治疗 1)消除链球菌感染: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2 周。 2)抗风湿热治疗: ?阿司匹林 ?糖皮质激素:心脏炎者用泼尼松每日2mg/kg,8-12 周。 (四)护理措施 1.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功能 休息:无心脏炎者卧床休息2 周,心脏炎者4 周,心力衰竭者8 周。 2.按医嘱用药 3.预防复发 长效青霉素120 万单位每月肌注1 次,至少用5 年,有心脏炎者应延长至10年,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宜做终身药物预防。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 (一)过敏性紫癜,又称舒-亨综合征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血管炎,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 (二)临床表现 1)皮肤紫癜,常为首发表现,几乎所有患儿均见典型皮肤紫癜,常见于下肢和臀部。 2)消化道症状:患儿突发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便血。 3)关节疼痛及肿胀 4)肾脏症状: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伴血压增高和水肿,称为紫癜性肾炎。 第三节 川崎病 (一)概述: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婴幼儿多见。 (二)诊断标准:发热5天以上(必备条件),伴下列5项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 ①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 ②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 ③多形性皮斑; ④手足症状:硬性水肿或掌跖红斑; ⑤颈淋巴结肿大; (三)治疗:阿司匹林(首选)、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1.下列哪项不是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 ) A.心脏炎 B.多发性关节炎 C.舞蹈病 D.发热 E.环形红斑 2.3岁女孩,低热、干咳、皮肤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 ) A.风湿热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C.类风湿关节炎 D.原发性肺结核 E.川崎病 第十四章 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概述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根据2004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3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种。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乙类传染病是指: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炭疽等26种。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城镇要求1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24小时。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手足口病等11种。 (2)切断传播途径 二、麻疹  1)病因:麻疹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喷嚏、咳嗽等空气飞沫传播。  2)临床表现:   1.潜伏期:平均10天。   2.前驱期(出疹前期):   ①发热;②眼睑水肿、畏光等;③麻疹粘膜斑(Koplik斑)。   3.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皮疹开始见于耳后、颈部等。   3)并发症   1.喉炎、气管炎、肺炎;2.心肌炎;3.结核病恶化   4)预防:关键是接种麻疹疫苗。    控制传染源:麻疹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故需要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至出疹后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检疫3周(重点)。 5)护理措施: 维持正常体温 高热时须降低体温,不宜用药物及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禁用冷敷及乙醇擦浴,因为体温骤降可引起末梢循环障碍而使皮疹突然隐退。 三、水痘   1)临床表现:潜伏期10~21天,典型水痘皮疹特点:    ① 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 ② 皮疹向心性分布;    ③ 粘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溃疡   2)并发症:皮肤感染最常见,其次为血小板减少,肺炎。   3)预防:隔离病儿至皮疹结痂变干(重点)。 四、猩红热   1) 临床表现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