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肿瘤标志物分析前及分析后的影响因素.ppt

培训课件--肿瘤标志物分析前及分析后的影响因素.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M)的定义 是指存在于机体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其化学本质可以是蛋白质、酶类、激素、核酸和糖蛋白等。 肿瘤标志物分类 TM检测的质量保证 TM的分析前质量保证 TM的分析前影响因素 TM的选择 正确定位TM的诊断价值和应用范围 治疗前确定TM与肿瘤的关系 在术前和首次疗程开始前,必须了解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的关系,因为: 以TM生物半衰期作为复查间隔时间 影响TM浓度变化的生理和病理因素 产生TM的肿瘤细胞的总数量、肿瘤的质量、肿瘤的扩散以及肿瘤的分级; TM合成与释放速度; 个别肿瘤不携带或不表达TM,或表达但不释放,则该肿瘤标志物不会升高; 如果肿瘤的血供较差TM减少,坏死程度不同使TM的浓度与肿瘤的大小不成比例; TM的分解和排泄速度,如果机体出现排泄障碍,如肾功能衰竭、肝功能不全或胆汁淤积,TM浓度将不成比例升高; 抗体生成后形成免疫复合物,其清除速度取决于复合物大小 影响TM浓度变化的几种常见因素 采血到血清分离的间隔时间60min,NSE浓度会从血小板中释放而增高。溶血使红细胞释放NSE,浓度升高。 皮肤接触试管内壁使SCC浓度升高。 样本被唾液污染,使SCC、CA19-9、CEA浓度升高。 黄疸血样本引起PSA检测值升高。 治疗药物,如高浓度的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嘌呤类、吲哚和胍类、Vit C、顺铂、丝裂霉素、E2、表柔比星等,引起PSA假性上升。 人抗鼠免疫球蛋白抗体(HAMA)等嗜异性抗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使TM的水平假性升高。 年龄对TM的浓度有显著影响。 患者的准备 样本采集的时机 患者的临床情况 药物与其他治疗措施的影响 标本的影响 样本类型 标本稳定性 标本污染 嗜异性抗体或人抗鼠抗体(HAMA) TM的分析后影响因素 制度上的保证 检测结果上的保证 咨询服务 检验结果解释及有关的问题 检测结果与上次结果有差异时如何判断 钩状效应(HOOK效应) 感谢您的倾听 操作、仪器、试剂、环境诸方面保证 室内质控结果是否“在控” 对于过高过低或有疑问的结果必须复查或重抽标本复查 TM的选择 检验结果的解释 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最好有本实验室的正常参考范围 临界值的问题 正常参考范围 检验报告上标明的参考值范围是健康个体的正常值范围。 每个肿瘤患者各种肿瘤标志物各自的基础水平本身就与健康个体有很大的差异,各自的肿瘤标志物的历史检测结果才是其最佳的自身对照,健康个体参考范围上限并无很大意义。 病人的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在检测方法不改变的情况下,上升或降低25%才有临床价值。 将标志物在治疗监测期与上述参考水平之间的百分比变化作为诊断标准,比单用已建立的参考范围上限作为诊断标准更敏感。 相差的大小 实验误差 标本质量 病情变化 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两者交联度降低,“未捕获”的抗体抗原复合物在定量前就被清洗步骤去除,从而导致错误的偏低结果,出现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 在TM检测中一定要注意前带和后带现象,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尤其以前带效应明显,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梯度式稀释样本进行解决,常见于AFP。 * * 肿瘤标志物分析前及分析后的影响因素 湖北省肿瘤医院 雷旦生 1978年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提出,1979年确认并开始使用; 目前已发现TM有千余种,常用的有上百种,其中40余种已广泛应用到临床诊治中; 肿瘤胚胎抗原 分类 糖类蛋白抗原 酶和同工酶 多肽及蛋白类 肿瘤相关病毒、基因类 激素和异位激素 TM作为一种肿瘤辅助性诊断指标,其检测结果会影响医师对疾病的判断与处理,因此合理选择检测项目和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尤为重要。 近年来,许多国际组织分别制定了常用TM的应用指南,对TM测定的质量管理也提出了要求,虽然各个“指南” 观点并不完全相同,但大部分的意见是一致的,对我们的工作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分析前 分析中 分析后 TM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 TM 质量 控制 分析前质量保证 1 NACB:Practice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Use Of Tumor Markers In The Clinic《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实践指南和建议》 《实验诊断学》高等医学院校八年制教材 Effects of Preanalytical Variables 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sts《分析前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 1 TM的选择 2 患者的准备 3 标本的影响 正确定位TM的诊断价值和应用范围 治疗前应该确定TM与肿瘤的关系 以TM生物半衰期作为复查间隔时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