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问诊23832.ppt
问 诊 一、概 述 (一)概念 问诊是指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的询问,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询问者:医生 询问对象:病人或陪诊者 内容:疾病的起始、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情况 (二)问诊的意义 1、问诊可收集其他三诊无法取得的病情资料 2、问诊对其他三诊检查具有指导意义 3、问诊具有健康教育作用 4、问诊具有咨询和心理治疗作用 (三)问诊的方法 1、抓住重点,全面询问 2、边问边辨,问辨结合 (四)问诊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问诊过程:医生与病人间的交流和沟通 1、态度认真和蔼,全神贯注倾听 2、语言通俗易懂,反应平和恰当 3、适当鼓励提示,避免诱导暗示 4、急症重症病人,治疗抢救为先 二、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和现在症(四史一症)。临床上,应根据就诊患者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具体情况进行系统而有重点的询问。 (一)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况、民族、职业、籍贯、现住址、工作单位等。 联系方法和相关资料。 (二)主诉 主诉是指病人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主诉往往是促使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也是疾病的主要症状。 发热一天。 现病史是围绕主诉,从起病到此次就诊的时间段内,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诊治经过。现病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三)现病史 1.起病情况:发病的时间、可能的病因和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特点等。 2.病变过程:起病到就诊时的发展情况 3.诊治经过:就诊前接受的诊断与治疗 4.现在症状:就诊时的一切痛苦和不适是问诊的主要内容。 (四)既往史 1.平素身体健康状况 2.既往患病情况 (五)个人史 1.生活经历 2.饮食起居 3.精神情志 4.婚育状况 (六)家族史 遗传病、传染病、生活方式病 三、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是指对病人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其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 陈修园根据张景岳原文改编的《十问歌》。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一)问寒热 (一)问寒热 寒热指病人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寒:临床有恶寒、恶风、畏寒、寒战之分。 恶寒指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冷不缓解者。 畏寒指病人身寒怕冷,加衣覆被,或近火取暖而寒冷能缓解者。 恶风指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较恶寒轻。 寒战指恶寒严重,并伴有全身发抖的症状,为恶寒之甚,又称战慄。 (一)问寒热 热即发热。 除指体温高于正常外,还包括体温正常但患者自觉全身或某一局部发热,如五心烦热、骨蒸发热等。 1.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指病人在恶寒的同时,体温升高多见于外感病表证阶段。在外感病中,恶寒为主症,是发热的前奏。外邪袭表,无论是否发热,恶寒为必有之症,故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 (1)恶寒重发热轻:即患者感觉恶寒明显,伴有发热者,为外感风寒的特征,主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即患者感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感怕冷者,为外感风热的特征,主风热表证。 (3)发热轻而恶风:即患者感觉有轻微发热并有恶风感,多为外感风邪所致,属伤风表证。 2.但寒不热 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多为阴盛或阳虚所致的里寒证。根据发病缓急与病程长短,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新病:多见于寒邪直接侵袭脏腑。为里实寒证。或表证之表。(2)久病:指病人经常畏寒肢冷,得温可缓为里虚寒证。 3.但热不寒 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多属阳盛或阴虚所致的里热证。(1)壮热:指病人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者。常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属里实热证。 (2)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发热如潮汐之有规律者。 1)阳明潮热:又称日晡潮热,常于日晡即申时(下午3~5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见于阳明腑证。 2)湿温潮热:常于午后发热明显,并伴有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见于湿温病。 3)阴虚潮热:午后及夜间低热,表现为五心烦热,或骨蒸发热等,伴有颧红盗汗等症。 (3)微热:指热势不高,一般不超过38℃,或仅自觉发热,又称长期低热。一般而言,微热者的发热时间比较长,多属于内伤疾患所致,按病机可分为阴虚发热、气虚发热、气郁发热以及血瘀发热等。 4.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的特征,是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寒热交替,无时间规律,多见于伤寒少阳病。(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寒战和高热交替发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造价咨询项目实施阶段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造价咨询总体服务方案工作流程重难点分析造价偏差处理.doc VIP
- Three Times’ Beating Monster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英语剧本.doc VIP
- 2026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关爱留守儿童教案.pdf VIP
- 医院纪检干部培训课件.ppt VIP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 北师大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学校传染病防控1案8制(疫情).doc VIP
- 电影剧本精选_灵魂拒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