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产后出血的定义及护理.ppt

培训课件--产后出血的定义及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 1.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2.病因及分类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 ①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  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征、合并贫血、宫腔感染、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  ③子宫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手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等)。 (2)胎盘因素:按胎盘剥离状况可分为以下类型。 ①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②胎盘粘连或植入; ③胎盘部分残留。 (4)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严重的先兆子痫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产妇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出血。 (3)软产道损伤:较少见,严重时引起产后出血,需手术及时修补。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检查发现软产道撕裂伤时,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处理原则 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一、迅速建立双通道静脉输液,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   密切监测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神志、尿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做好记录,有异常即与医生联系。视病情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4~6L/min,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畅顺。 二、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   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做均匀有节律的按摩,按摩过程中将子宫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   三、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   及时有效止血,做好各种检查,交叉配血、输血工作及相关术前准备。评估产后出血量,观察阴道出血是否凝固,有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用有刻度的器皿收集阴道出血,准确估计出血量。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 四、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的患者因大量出血致使机体抵抗力极低,应给予大量抗生素治疗。出血制止后加强会阴护理,每日用1%新洁尔灭液会阴擦洗2次,便盆专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对于子宫收缩乏力: 1)按摩子宫 2)应用宫缩剂 例如缩宫素及前列腺素类药物(米索前列醇 3)宫腔填塞纱布(24小时后需取出纱布,取出前使用缩宫素,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4)子宫压缩缝合术 5)结扎盆腔血管 首选子宫动脉上行支 6)子宫切除 胎盘因素 1)保守治疗:如出血少,可观察,或使用化疗药(甲氨蝶呤等) 2)子宫切除 软产道裂伤:宫颈裂伤<1cm且无活动性出血不需要缝合,若裂伤>1cm且有活动性出血应缝合。 凝血功能障碍:尽快输血、血浆、补充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等。 失血性休克处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早期休克,做好记录,去枕平卧,保暖,吸氧。 2)迅速开通静脉通路,尽快补充血容量 3)血压仍低时,应用升压药 4)抢救过程中随时做血气分析,及时纠正酸中毒。 5)防止肾衰,如尿量<25ml/h,尿比重高,应及时补液 6)保护心脏,出现心衰时应用强心药物同时加用利尿剂,必要时4小时后可反复使用。 7)抢救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