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樟子松容器育苗在榆林沙地造林中的应用.doc
樟子松容器育苗在榆林沙地造林中的应用
摘要 樟子松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生长特性,在固定半固定沙地生长良好。采用容器大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提高,且高生长量较大,在榆林沙区造林是最适宜的针叶常绿树种,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樟子松;容器苗;治沙造林;栽植技术;管护养护
中图分类号 TB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205-02
樟子松具有强喜光性,根系可塑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喜酸性土壤,有强度耐盐碱力,有极强的抗寒性。樟子松作为榆林沙区栽植的优良常绿针叶乔木树种,不仅可以加快绿化速度,而且对改善沙区环境,提高固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治理开发沙漠化土地、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多年来,通过在造林技术上的不断探索,逐步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提高造林成效。
1. 樟子松容器大苗在造林中的应用
1.1造林地立地条件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毛乌素沙地的一部分,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0℃,无霜期155天,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6%,年平均蒸发量1905mm,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造林以固定、半固定沙地为主,主要植被为花棒、沙蒿、沙柳、紫穗槐等。榆林沙地樟子松于1957年开始,从红花尔基引入,1964年在治沙所红石峡林场引种栽植并获成功。根据调查,目前保存的树木已郁闭成林,30年树龄的樟子松平均树高10米,截止目前,全市樟子松造林总面积达到40万亩,并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头。
1.2整地
造林的首要任务就是精心整地,可有效地改善造林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提高造林质量。必要时,还需要在造林地开辟道路,便于运苗,浇水,有利于造林施工。沙区只能采用块状整地,随打栽植坑随栽植,但对风蚀严重地方,一定要搭设障蔽,利于增加沙面粗糙度,有效地降低风速,使障蔽两侧积沙增多,减少樟子松栽植部位的积沙,保证苗木成活生长。
整地时间上提前造林时间一个季度整地效果最好,实践证明整地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显著。
1.3栽植技术
1.3.1栽植时间
采用容器大苗造林技术,在整个生长季均可造林,榆林沙区最佳时间是春季(4月上旬前),在土壤即将解冻,顶芽尚在初萌动期,地温迅速回升,造林成活率高而稳定。雨季也可造林,但,我市近年来雨季反倒少雨,所以不适应大面积造林。
1.3.2选用优质树苗
樟子松大苗质量是营造林质量的基础,苗木粗壮而直,最低50cm以上,上下均匀,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有完整饱满的顶芽。尽量做到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随栽植,营养杯不破裂,土球不散。过小的容器苗容易受到风沙侵害,此时地表温度迅速回升,金龟子也开始活动,都给小苗造成一定危害,故而成活率低,保护困难,抗逆性差。而容器大苗根系发达,栽植后即可萌发新根,没有明显的缓苗阶段,有利于苗木成活。
1.3.3栽植技术
采用营养杯大苗造林,多采用随挖穴随栽植,操作简单,工效高,用锹挖成深50cm,长、宽50cm方形坑,将苗木去掉容器,扶立于坑中央,第一次覆土至于球平,踏实使苗木稳定直立,然后浇水,第二次覆土至坑平4cm以下,再将坑修整成中心低,外围高“漏斗形”坑,用80-100cm见方塑料薄膜覆在“漏斗形”坑上,再覆土2-3cm厚压实,外围踏实拍光。造林后1-3个月内视天气情况应浇水1-2次,以提高成活率。
1.3.4幼林管护
造林后幼林管护非常重要,如果管护不到位,即使造林成活率再高,也会造成失败的危险。幼林抚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条件,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使之迅速生长,达到较高的成活率和保存率。(1)除草松土除草的目的在于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和保水性,排除杂草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所以对幼树1米范围内进行除草。(2)浇水、施肥肥水管理是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抵抗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在移栽成活后的一年中,视天气情况适当浇水,施肥时,以早春土壤解冻后,春梢旺生长期供肥较好。(3)防止人畜危害。由于我区野兔较多,乱牧现象严重,且危害性较大,所以必须套笼防治。笼子一般采用沙柳枝条编织,笼子直径为60―70cm,高为70cm,套笼时间一般为栽植当年秋季进行。
除了加强以上的技术措施外,更重要的是防止人畜危害,加强封山禁牧和森林防火,要在加强宣传,严控火源,大力营造和修建防火隔离带,彻底清理林内易燃物。
实践证明,用容器大苗造林是加快荒沙治理的一种有效途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