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互借词及其文化透析.doc
英汉互借词及其文化透析
摘 要:近几十年来,“全球化”成为了当今最流行词汇,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社会集团之间的交往不仅注重政治经济的交往,也更加注重了文化上的往来。频繁的文化往来使得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本文采用归纳演绎和对比的方法,分析了英汉互借词的特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寻求英汉互借词与中西文化影响的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互借词 接触语言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212-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社会集团之间的交往不仅注重政治经济的交往,也更加注重了文化上的往来。语言,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频繁的文化往来使得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和沟通的工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接触与交流,相互不断渗透、影响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等都会带来不同社会群体的接触。各种不同的接触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语言的接触,而语言接触中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
1 借词的界定
在我国“借词”作为“外来词”的等义形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词”的确立才开始使用的。“借词”是指“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或者通过翻译一个概念或模仿一个概念,取自另一种语言的词”。
借词可以分为广义借词和狭义借词。广义借词包括语内借词和语际借词。语内借词指两种方言之间或者方言与标准语之间的词汇互借,如现代汉语中的“炒鱿鱼”(粤语),英语中的“vixen”雌狐(伦敦南部方言);语际借词包括境内兄弟民族语言间的相互借词以及通过国际交流形式与境外异族之间的相互借词,如汉语中的“哈巴狗”,借自蒙古语;英语中的“banana”则借自西班牙语。狭义借词通常指国际间不同语言的词汇互借现象。
这里所指的借词指的是有英语借入汉语的词语和由汉语借入英语的词语,包括已经被英语和汉语主要词典收录的词语和到目前为止尚未被英语和汉语主要词典收录但是已被英语和汉语主要媒体和互联网经常使用的词语。
2 借词的特征
2.1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1)完全归化为英语词汇的汉语借词使用频率很高,使用范围很广。
China、 silk、tea、Confucius等已经完全归化为英语词汇的借词,无论是在口语还是书面语中,和地道的英语词汇一样,被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们广泛使用。它们进入英语的时间较长,其读音和拼写都发生很大变化;同时,在成为英语词汇之前,有的已经受到其他印欧语言的“改造”,也即是说,它们并非直接进入英语的。它们早已融入英语词库,人们认为这类词是词汇库中原来就具有的,并不会认为他们是借词。这些借词在现代英语中使用频繁,通过复合法、词缀法等构词方法拓展了自己的表意功能。
(2)一些汉语借词没有词性和词义变化,但使用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
typhoon、tofu、hutong等进入英语已经有相当的时间,但从语音及拼写来看,还可以辨明其汉语词源。这些词由于已经长久的在英语中使用,为英语使用者熟悉,尽管它们在词义和词性上几乎没有变化,但已经成为英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部分音译借词与相应的意译借词意义略有不同。
chowmain、jiaozi、kungfu、qigong等,这些词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原汁原味地使用汉语语音,这样其所指的意义比较明确,能够较容易地对英美人介绍中国语言、文化特色。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们来说,如果离开特定的语境,这些人还是很难理解。其实,很多音译词都有其相应的意译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比较容易接受意译词,但意译词所指的意义和音译借词却不尽相同,比如汉语中的“饺子”,虽然在英语中也有表示类似“饺子”这种食物的词,如“dumpling”,但“dumpling”是“汤团;团子”,与“饺子”不尽相同,在意义上仍有差异。
2.2 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1)大量的英语借词进入汉语词汇。
人们对新引进的英语借词充满了新奇感,而许多借词所阐述的事物都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这种新奇感会随着使用这些新借词的人的日益增加而逐渐淡化。一些借词之所以能被全民所接受而跻身于汉语基本词汇之列,是因为它们所表示的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譬如“手机”、“计算机”、“咖啡”、“面包”等。一些借词为某一个地区的人们所普遍使用,成为汉语方言词,如“士多(store)”“贴士(tip)”“曲奇(cookie)”等。
(2)“洋”味语用色彩浓厚。
服装、食品、化妆品、文化用品等商品名称的音译借词滥用,说明“崇洋”心理和求新求异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66.2-2018 中医治未病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docx VIP
- 技术服务措施及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博营销【文献综述】.doc VIP
- 2021钻床工考试-初级钻床工考试(精选试题).doc VIP
- 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pdf VIP
- (铁总计统〔2017〕17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和费用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VIP
- 深圳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大朗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pdf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创新与实施.docx VIP
- 大航海时代OL陆战技巧学习指南.docx
- 集中式山地光伏电站方阵区直流电缆敷设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