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昌学射桃花源记学案
初四语文学案
编写时间:2011-12-7
课题:《纪昌学射》
编者:耿青 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掌握文章的文学常识。
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大意。
掌握文中重点的字音、字形。
复习过程:
一、课首早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盛夏时节的茂名是个收获的季节。
B.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C.通过学习学校发的《消防安全,关爱生命——致家长一封信》,使我们的家长都受到了一次教育。
D.今年五一期间,我市个别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彀弓偃卧锥末倒眦朔蓬之簳昌以牦悬虱于牖拊膺古之善射者彀而兽伏鸟下尔先学不瞬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亚学视而后可悬虱于牖贯虱之心高蹈拊膺甘蝇,古之善射者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未也,亚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2011-12-8
课题:《桃花源记》
编者:耿青 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掌握文章作者,出处
掌握字音,释义
背诵理解文章语句。
复习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复习难点:文章体现的思想
复习方法,合作 探究
整体复习课文内容
桃花源的美丽之处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后人找不到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复习。
提示重点:文学常识,字词释义,语句翻译,课文思想内容
三、课堂检测
(二)、用原文回答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
A. B. C. 四、阅读《桃花源记》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头号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村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将“渔人”和“村人”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填在文中括号内。
(2)用原文回答 ①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②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有 ;
③“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
④“村人”“不知不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
(3)指出本段的通假字:“ ”同“ ”,意思 。
初四语文复习学案
编写时间:2011-12-8
课题:《陋室铭》
编者:耿青 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文章作者,出处,背诵课文
2、掌握字音,释义
3、翻译文章语句。
复习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复习难点:文章体现的思想
复习方法,合作 探究
整体感知课文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法。
6. 文中体现全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何陋之有?2011-12-8
课题:《爱莲说》
编者:耿青 滕修茸
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文章作者,出处,背诵课文
2、掌握字音,释义
3、翻译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