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满族自治县缸窑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宽城满族自治县缸窑沟.doc

宽城满族自治县缸窑沟   摘 要 本文介绍宽城满族自治县缸窑沟―大马沟一带煤田田地质特征。   关键词 煤田区域地质;煤层特征;煤层沉积环境   中图分类号TD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25-02   1普查区位置   位于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城12°,隶属于宽城镇大马沟村管辖,面积为17.6218km2。   2区域地质条件   普查区位于位于中朝准地台、华北断拗燕山台褶带、马兰峪复式背斜、宽城凹褶束之中东部。在Ⅳ级构造单元中,断裂、褶皱构造强烈而复杂。断裂构造多发生在元古界和古生界分布地带,以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为主,南北向和北西向次之;褶皱构造在元古界、古生界分布有所表现,在中生界侏罗系火山岩分布区表现更为明显,以近东西向开阔型复式褶皱为主。   2.1地层   1)中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铁岭组;2)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景儿峪组;3)古生界寒武系:府君山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4)古生界奥陶系:下统冶里组、下统亮甲山组;中统马家沟组;5)古生界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6)古生界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7)中生界侏罗系:九龙山组髫髻山组;8)新生界第四系   2.2构造   普查区位于缸窑沟背斜的南翼,亦即翁家庄向斜的北翼。   2.2.1褶皱构造   区域内褶皱构造较为发育:有缸窑沟背斜、翁家庄向斜、田家沟向斜。普查区褶皱构造不发育,但在以往钻孔揭露的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中上石炭统本溪、太原组和下二迭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有宽缓褶曲。   2.2.2构造   长虫山逆断层(F1):位于大马沟以东长虫山西麓,为一高角度逆断层,走向近南北,东倾,倾角80°~85°。断层延长1300m以上。上盘为奥陶系和寒武系,下盘为髫髻山组火山岩层。断层破碎带宽2m~3m。该断层控制了煤田的东部边界。   大马沟后山逆断层(F2):位于大马沟脑后山,为一高角度逆断层,走向近东西,北倾,断层延长1000m以上。上盘为:蓟县系铁岭组,青白口系下马岭组、景儿峪组;寒武系下、中、上统各组以及奥陶系下统和中统各组。下盘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   2.3岩浆岩   该区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   侵入岩:在勘探区的东南部有中基性侵入体,规模不大且对煤系地层没有影响。在以往施工钻孔中仅个别钻孔中见到闪长岩,厚度较小。但个别钻孔中煤层被全吞蚀,或使煤层变质。该闪长岩脉属于燕山晚期产物。   喷出岩:勘探区内主要为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凝灰岩和安山岩,大面积分布于本区,总厚度大于1000m,超覆于各层位之上。   3煤层特征   本区煤层主要赋存于中上石炭统本溪、太原组地层之中,含可采煤层二层,分别为上石炭统太原组的二煤,以及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三煤。从施工钻孔对煤系地层的揭露情况来看,中石炭统本溪组地层主要由基底砾岩-铝土质泥岩-中细粒砂岩-煤层组成;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则由小砾岩-泥岩-细砂岩-中砂岩-煤层-泥岩组成,而太原组上覆地层下二叠统地层则由大砾岩-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砂岩组成。   从本次施工的钻孔对煤层揭露情况来看,西部ZK12-2孔揭露2煤层5.66m,3煤层7.43m,而在勘查区外围西部1000m的下坎子,由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40490ZY钻井队施工的冀元1井(设计孔深2800m)揭露可采煤层及煤线7层,其中:2煤层厚度为8.00m(见煤深度452.50m),3煤层厚度为10.00m(见煤深度646.00m),而勘查区东部ZK11-1孔揭露2煤层0.42m,3煤层未赋存,说明勘查区西部煤层赋存好,煤层厚;   勘查区北部,通过对原有钻孔资料以及已建矿井井下对煤层揭露所形成的地质资料的收集,勘查区北部煤层赋存好,煤层较厚,而本次勘查区北部施工的ZK4-1孔揭露的二煤层厚度3.97m,三煤层0.17m,也基本反映了这一特点,勘查区南部施工的ZK3-1孔揭露的二煤层厚度0.26m,三煤层未赋存,说明勘查区北部比南部煤层赋存要好,煤层厚。   4普查区煤层情况一览表   2煤层:纯煤总厚度0.26m~5.86m,平均2.65m,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矸一层,大部可采,较稳定;   3煤层:纯煤总厚度0.17m~11.09m,平均2.68m,结构简单,局部含夹矸一层,局部可采,不稳定。   5煤的化学性质   2煤层:通过对区内原有地质资料的收集以及本次对煤层煤质鉴定,二煤层原煤灰份大多在20%以下,少数在25%-30%之间,个别点超过30%,净煤灰份在10%以下;挥发份一般27%~29%;原煤全硫含量一般大于2.3%,最高达3.07%,由于其主要组分为有机硫,致使净煤全硫含量高于原煤;胶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