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又云路
初步设计说明
1、任务依据
金堂县“8.13”和“8.1”特大洪灾导致山洪暴发,
9月20日,接到委托,我单位再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成都市8.13\8.18特大暴雨和泥石流损毁道路灾后重建平山村道项目进行了现场调研。
2、原路基本状况
原又云路路基宽度5.0米,混凝土路面,路面宽度为2x2.5m。原路病害主要有断板、角隅断裂、横向及纵向裂缝、板块破碎、路基沉陷害等病害。本次设计仅对路基沉陷工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处理。
3、公路水毁总体情况
“8.13”和“8.1”特大洪灾
本次工点整治只是针对工点永久性恢复进行设计。
在这次洪灾中,又云路严重影响或已经丧失公路使用功能的路基共有580/4米/处。
4、建设条件
4.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及气候
又新乡至云合镇公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北部的金堂县境内,起点为金堂县又新乡,终点位于金堂县云合镇。路线总体呈北向南走向沿玉河村,重清寺,金鸡山村,弯墩村等地,止于云合镇。
该公路地处成都平原东部,川中丘陵西缘,路线由北向南跨越地形,低山、丘陵和平坝兼有。金堂县地形复杂,县境地处四川盆地西部,跨盆中和盆西两大褶皱带。地貌格局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地貌多样,山、丘、坝皆有,全县地貌呈典型的三分性。西北部属于平坝浅丘区,东南由中部偏西地带逐渐向东西部降低。海拔高度385—1046米。龙泉山脉由北向南横贯县境中部,海拔高度500—1046米,地势起伏高低差在400—600米之间,形成低山地貌。龙泉山以东,属川中台地,为丘陵地带;龙泉山以西,为成都平原东缘,沿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与沿山浅丘构成坝丘地貌区。整个地形由西北斜向东南,形成西北至东南距离长,南北距离短的狭长地形特点。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型、构造剥蚀型、侵蚀型造型三大类。
金堂县境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川中丘陵西缘,居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气温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4.2 区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评价
(1)工程地质
项目所处位置大地构造单元属四川台向斜东侧的龙泉山熊坡断陷带,西与川西台凹比邻,东与川中平缓褶皱区相连。地貌单元属以龙泉山大背斜为主体的数条条形低褶皱带构成的低山丘陵区。
该褶皱带总体为一缓倾单斜,出露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一大套内陆河湖相红色沉积地层,岩性主要以紫红色粉砂岩和泥岩为主,层间夹薄层页岩。
(2)水文地质
依据现场调查,按地下水赋存条件和含水介质的不同,区内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和基岩风化壳孔隙裂隙潜水。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主要受地形地貌及阶地基座基岩面起伏控制,区内厚度变化不大,由几米至数米不等。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据本次勘探埋深一般为4.0~6.8m。
基岩风化壳孔隙裂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强风化砂岩、砾岩层中,它和上部的松散岩类潜水密切联系,成为统一的含水层。
大气降水是该类型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由于地形开阔平坦,地表岩性多渗透性能好,其补给作用较强。
调查期间,取区域样进行了水质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河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矿化度为368.4mg/L,PH值为7.4,侵蚀性CO2为0.0mg/L,SO42-含量为67.2mg/L,C1-含量为19.5mg/L,HCO3-含量为186.1mg/L,总硬度为457.9mg/L。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附录D之规定判断,区域水质对砼无腐蚀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节判定:区域水质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4.3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及不良地质现象
1、区域地质构造
项目位置总体处于地壳活动性相对稳定区,断裂构造活动微弱。属可以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新构造运动反映在区内多级阶地的发育,而各阶地间高差不大,说明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间歇式上升为主,同时有短暂的相对沉降,在升降运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区内地震活动不强,据有史记载以来金堂县仅发生过数次地震,地震特点为强度低,均未超过五级。
2、地震
项目区域总体处于地壳活动性相对稳定区,断裂构造活动微弱。属可以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新构造运动反映在区内河流多级阶地的发育,而各阶地间高差不大,说明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间歇式上升为主,同时有短暂的相对沉降,在升降运动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区内地震活动不强,据有史记载以来金堂县仅发生过数次地震,地震特点为强度低,均未超过五级。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0.40,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项目区域无活动断裂带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地质条件比较简单。
3、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地质问题
据工程地质调查,项目位置及附近未大面积不良地质作用。
4.4 气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