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概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國學概要

國文複習講義 第一章 國學概要 國學的基本認識 一、「國學」的意義 「國學」一名起於清末。與當時歐美西方文化所傳入的「西學」相對而言,中國固有的學術稱為「中學」。一直到劉師培撰寫《國學發微》,「國學」一詞成為國人對中國傳統學術的通稱。 二、國學的分類 劉歆七略:中國目錄學之祖 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根據劉歆七略而作。而只取其六,不取輯略,因為輯略類似後世的書目提要,與學術無關。 六藝略:易、書、詩、禮、春秋、論語、孝經、小學等類的書籍。 詩賦略:包括賦、歌詩等類的書籍(尚未有詞、曲) 諸子略:儒、道、墨、法、名、縱橫家、陰陽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小說家,性質屬於雜記) 兵書略:談兵者甚多 術數略:講吉凶禍福,幾近迷信 方技略:醫經、房中、神仙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可說是一部巨大的叢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四部,分四十四類,共輯錄古今著作3457種,79070卷。從乾隆38年開始設館編輯。最初擬繕寫4部。乾隆46年第一部完成,次年其餘3部也次第完成。後來又加寫3部,於乾隆52年6月全部完成。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各書書前之提要,由各科專家負責撰寫。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提要,是將書前提要加以彙整,然後由紀昀加以刪改,因此與書前提要互有詳略。 5.《》 單音詞:人、馬、牛 字 衍聲複詞(聯綿字):雙聲、疊韻、非雙聲非疊韻 複音詞 合義複詞:國家、東西、開學、恩怨 文字的結構 中國文字的結構就是指中國文字的組成方式,也稱「造字法」。中國文字的造字法並不是古人預先設定的造字法則,而是後人根據中國文字的組成情況分析出來的。中國文字結構理論中最著名的是「六書說」,它是漢代人根據漢代所見的文字資料,對中國文字構成規律的概括和歸納,在文字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前四項「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文字構造的基本法則,其中「象形、指事」為創造文字的基本方法、「會意、形聲」則為進一步的合體文字;後兩項「轉注、假借」則為文字構造的補助法則,未造新字,是根據前四種方法造字成功後,才形成繁衍或借用的方法。(「四體二用」 象形 許慎《說文解字序》:「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依照所要表現的物象,畫成圖形,並隨著物體的形貌,用迴轉曲折的筆畫構成文字。 戶 牛 羊 人 木 石 眉 指事 許慎《說文解字序》:「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丄、丅是也」指事,是古代以象徵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方法,初看可以認識大體,再仔細觀察就能明白它的意義。 象形VS指事: 大體說來,象形文字是一個象物體之形,直接以圖畫方式表示那一物的名稱;指事字則離不開指事符號,以圖畫所象之形來表示一種意思。象形字以直接的方式表明所象之物的形狀,可說是純粹的表形文字;指示字則以所象之形表示一種觀念,須經仔細的觀察、思索形體所表達的意義,可說是由表形過度到表義文字的中間產物。 同: 獨體文 以圖形表義 異: 象形表物像,指事表意象 象形多為名詞,指事多為動詞、形容詞 象形具體,指事抽象 本 末 刃 會意 許慎《說文解字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會意字是合併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字,而形成一個新的字義的造字法。 吠 鳴 男 從 步 陟 形聲 許慎《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聲字按照事物的類別造字,又取讀音相似的字助其完成。簡單的說,形聲字就是由「義符」與「音符(聲符)」兩部分結合而成。 會意VS形聲 會意和形聲字都是合體文字,但會意字是形符與形符的結合,如「益」從水皿,必須水在皿上才見滿溢之意;形聲字則是形符與音符的結合,如「瑜」,從玉俞聲、「閤」從門合聲 睛、晴、精、菁、清、倩 淺、錢、賤、箋、棧、濺 轉注 許慎《說文解字序》:「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許慎《說文解字》收錄九千多字,分為五百四十部,每部以一字標目,即所謂「部首」。「建類一首」指形在同類,如「老」是五百四十部首之一,「考」字隸屬老部。甲骨文中只有「考」字,凡男性老者都稱為考;到了周代,金文中稱自己的父親為「考」,而稱一般男性老者為「老」,可見「老」是由「考」字分化出來的。 假借 許慎《說文解字序》:「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語言裡有些詞有音無字,就依照它的聲音借已有的同音字來寄託它的意義。「令」的本意是發號施令,引申的為縣令的令;「長」本意是生長,引申為長上的長,又引申為一縣之長的長。(似為字義的引申,而不是假借。 轉注VS假借 同:均是用字的方法,造字的補助法則 異: 轉注:一義多字(增字法 假借:一字多義(增義法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