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僧人的禅道 对什么都要心存感激
日本僧人的禅道 对什么都要心存感激
2011年08月25日 10:30来源:华人佛教综合 作者:[日]山田无文
字号:T|T
22人参与6条评论打印转发
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李保华
人受万物滋养,同时人拥有滋养万物之心。滋养万物的终极关怀,称为佛心。我们必须在对万物感恩的同时,发一大佛心施爱于万物。
我还在天龙寺僧堂的时代,东福寺曾举办开山祖650周年远忌佛事,我与众云水僧都去参加。两周大法会结束,我想坐火车回嵯峨,徒步来到京都车站。在候车室候车时,我把云水僧戴的圆形大斗笠摘下来放在地上,为了不碍事,把东西摞在上面。
这时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位山伏(在野修行者),偶然立到我眼前。他头戴兜巾,手持锡杖,装束怪异。
“你把御笠放到地上,不是糟践了吗?”他说。似乎山伏都特别珍惜斗笠和手杖。
“不糟践。”我平静地回答。
“禅宗究竟对什么感激?”他又问道。
“什么都要感激。”我只能这样回答。见他一脸茫然,似乎不知所云,便又说:“下雨之时,感激雨伞;外出之时,感激木屐。”说罢,只见他一揖,便踪影消失。看来,这位山伏知道对斗笠和手杖要感激,却不知道对地面和木屐也要感激。
“不能说米,要说御米。不能说淘米,要说为米效劳。”永平寺开山道元禅师这样教导我们。他教育人们不能直呼为米,要称御米;不能用淘米这样随便的说法,要说为米效劳。
对所有的东西冠以敬辞,恭敬相称是佛法的教诲,也是日本民族长期以来的传统。但这绝不是因为万物都有像人一样的灵魂才应尊敬,而是自己的感恩之心使然,情不自禁地去做。
传说莲如上人毕恭毕敬地拣起掉在檐廊上的一张手纸,说“佛之生命也”。无论什么东西,虽然没有灵魂但是有生命。每一件东西都有其功用,所以必须珍视它的生命,珍视它的功用。而且,一张手纸也包含着无法衡量的人的劳力。对付出的劳力必须珍视。尊重东西即尊重人的劳动。
人受万物滋养,同时人拥有滋养万物之心。滋养万物的终极关怀,称为佛心。我们必须在对万物感恩的同时,发一大佛心施爱于万物。过去有句话叫“养儿方知父母恩”,引发滋养万物的终极关怀,就能深切领悟所有生命的来之不易,必将为自己被抚育滋养而感恩不尽。
似乎马上有人在那里等着叫板:若无灵魂,祭祀故亡的父母、祖先,岂非多此一举!那不叫迷信吗?然而这并非有灵则祭,无灵则不祭的问题,因为无论有没有灵魂,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要祭。对父亲、母亲以及关照过自己的人不感恩,对已不在的心爱的人不思念,世上有这等人吗?正是感恩的心,善良的爱心驱使我们“祭如在焉”,情不自禁地对故人合十祭拜。
附文
《和颜爱语》译后小记
山田无文长老是当代日本临济宗著名禅师,是代表日本昭和时代的高僧。生于1900年,于1988年圆寂。生前历任临济宗妙心寺派管长、日本临济宗学府花园大学校长、禅文化研究所首任所长等,致力于弘扬佛法、普及禅法、促进禅学研究,呼吁世界和平,特别在促进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推动临济祖庭的复兴事业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无文长老生前曾先后多次访华,最早是1957年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作为日本佛教各宗派主要领导人亲善使节团成员访华,与赵朴初先生结下深厚友谊。1988年当赵朴初先生得知长老圆寂,曾赋《挽山田无文禅师诗》哀悼:“看云欲问再来期,卅二年前忆旧题。挥手知公无所去,道流莫认涅槃衣。”
无文长老最后一次访华是1980年6月,其时率领日中友好临(济宗)黄(檗宗)协会第一次访华团,我有幸随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法师等陪同拜访了北京广济寺、灵光寺、河北正定临济禅寺、赵州柏林禅寺、河南嵩山少林寺、杭州灵隐寺、上海玉佛寺等禅林。代表团中还有宇治黄檗山万福寺的村濑玄妙、京都南禅寺派的胜平宗彻、相国寺派有马赖底等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而我还未到而立之年,一个初出茅庐的翻译而已。正是无文长老和颜悦色,善气迎人,活脱一个菩萨再现,使我的紧张心情云消雾散,在他身边度过了愉快且令人难忘的二十天。如今三十年过去,每当我凝望无文长老临别时铺陈纸墨一挥而就的墨宝“水月俱悠悠”,眼前便浮现出长老的音容笑貌,遒劲雄健、力透纸背的墨迹成了珍贵的存念。也许这段因缘引领,我在12年后的1992年进入他当年开创的禅文化研究所,现在依然是该所的客座研究员。
翻译《和颜爱语》是对长老深深怀念之情使然。《和颜爱语》是禅文化研究所从无文长老的庞大法话中撷取164篇于2005年11月结集出版,各篇短小精悍,智慧充满,读来给人带来温馨,带来希望。
经过和杨晶历时半年的翻译,在禅文化研究所和黄山书社的通力合作下,《和颜爱语》在无文长老诞辰110周年之际付梓与中国读者见面,怎能不令人感慨万千!谨向禅文化研究所和黄山书社在翻译出版本书之际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对责编刘翔的热心帮助和辛勤劳动致以谢忱。
李建华 2010年12月24日 于北京午未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