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1128不同抛秧密度产量比较试验.docVIP

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1128不同抛秧密度产量比较试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1128不同抛秧密度产量比较试验.doc

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1128不同抛秧密度产量比较试验   摘要:设置抛秧密度分别为15万、19万、23万、27万、31万穴/hm2 5个处理,考察抛秧密度对两系杂交中稻品种广两优112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抛秧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以抛秧23万~27万穴/hm2时产量较高。   关键词:两系杂交中稻;广两优1128;抛秧密度;产量比较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1-2746-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1.008   广两优1128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广占63S作母本、HR112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4005。为摸索广两优1128在湖北省当阳市的适宜抛栽密度,结合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特地开展了广两优1128塑盘旱育抛秧密度栽培试验[1],为制订水稻塑盘旱育抛秧栽培技术规程以及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选择在当阳市玉阳办事处白龙村赵明富责任田,该地邻近江汉平原尾部,经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土地整治,土地平整,海拔55 m,土质为白善泥,肥力中等偏上,肥力均匀,排灌方便,试验田块形状呈长方形,前茬作物为油菜。   1.2 试验设计   试验以抛秧密度为因素,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各处理抛秧密度分别为15、19、23、27、31穴/m2,即15万、19万、23万、27万、31万穴/hm2,以Pz15、Pz19、Pz23、Pz27和Pz31表示[2]。小区长6.67 m,宽2.0 m,面积13.34 m2。每小区抛秧密度以穴计算,同一处理穴数相同,但基本苗存在差异,每穴基本苗为1~3苗不等,具体见表1。小区间、各处理间留走道40 cm,四周设保护行,周边按照农民习惯抛栽同一品种,抛秧密度接近大田栽培密度。   1.3 栽培管理   1.3.1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次,每次晒3 h左右[3];用强氯精浸种,1 kg种子用2 g强氯精对水1 kg浸泡12 h;然后采用三浸三滤法进行催芽;种子破胸后于2015年4月30日播种[4]。   1.3.2 播种 按大田种子用量22.5 kg/hm2,备434孔塑盘900个/hm2,每孔播种2~3粒种子,播完后覆土,浇透盘水,待盘土下沉后再覆土1次,然后盖膜[5]。   1.3.3 抛秧 2015年5月25日采用定盘定蔸(孔)按小区抛秧,同一天抛栽完成,抛后及时匀秧,抛秧结束后调查各小区总茎蘖数。   1.3.4 肥水管理 按当地大田抛秧习惯进行田间管理。抛栽后第五天,用35%丁苄1 050 g/hm2拌细土均匀撒施进行化学除草,同时追施尿素120 kg/hm2。晒田复水后追施穗肥,施高浓度复合肥150 kg/hm2。   1.4 观察记载   每个处理取1 m2,定点观察总茎蘖数及有效穗等。水稻成熟收获前选择3穴,考察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对各处理进行单收单脱粒,称取小区产量,实测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抛秧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通过对各抛秧密度下广两优1128的生育期进行调查,得出各处理下广两优1128的移栽期、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相同,分别为5月25日、7月18日、8月2日和9月10日,全生育期均为134 d,因此可知抛秧密度不会影响品种的生育期。但从周边的栽培水平分析,对该品种生育期有影响的主要是肥水,足肥足水生育期延长,本试验属于正常肥水管理[6,7]。   2.2 抛秧密度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广两优1128有效穗数随着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密度在15万~23万穴/hm2的范围内增加明显,再增加密度,有效穗数变化较小;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随着抛秧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结实率随着抛秧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千粒重随着抛秧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处理的千粒重为27.31~29.05 g。   2.3 抛秧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产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处理间F=6.63F0.05=3.84,差异显著。进一步对广两优1128各抛秧密度处理的产量进行多重比较(t测验),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抛秧密度为27万穴/hm2的实际产量最高,达到11 505 kg/hm2;其次是抛秧密度为23万穴/hm2的处理,实际产量11 340 kg/hm2;产量排第三位的是抛秧密度为15万穴/hm2的处理,实际产量为11 295 kg/hm2;产量排第四位和第五位的分别是抛秧密度为31万穴/hm2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