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字

异体字 汉字决不是哪一个人造出来的,而是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运用多种造字法造出来的。因此,同一个汉字就完全可能造出不止一种形体。同一个汉字却有不止一种形体,也就是这几个汉字之间构成了异体字关系。人们往往熟悉其中一种常见的形体,而对其它写法感到陌生,甚至不认识。但这种异体字现象也是古籍中客观存在着的。如果不认识这些异体字,就无法把这篇文章继续读下去。既然异体字的存在是阅读古书的障碍,当然有必要加以排除。也就是把异体字识别出来,找出它所对应的规范字来。古书中有些字的异体是颇有些故意为难人的味道。 例如:西汉淮南王刘安撰有《淮南子》一书,其中有一篇的题目是“墬形训”,这“墬”是什么字?其实就是“地”的异体。 又如敦煌变文中经常出现这个字:飰,其实就是吃饭的“饭”字。古书中的异体字由于不同作者书写习惯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例如班固在《汉书》中写“草”字一律写成“屮”。 异体字的形成大致有以下多种情况: (一)造字方式不同而致,如 泪—淚 岩—巖 羴—羶 创—刅 豓—艷—艳 兂—簪 匊—掬 馽—絷 烖—灾—災 (二)使用意义相近或相通的义符,如: 喻—谕 歎—嘆 欠啸—歗 徧—遍 辶鷄—雞—鳮 善—譱 咏—詠 蚊-蟁-螡 暖—煖 (三)从不同角度选用义符,如: 雰—氛 涶—唾 婿—壻 嗣—孠 韈—袜 睹-覩 唇—脣 瓶—缾 明—朙 (四)使用读音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声符,如 萱—蕿-藼 藻—薻 嚼—噍 饷—飨 线—缐 蝶—蜨 (五)楷化后产生不同的形体,如: 温—溫 前—歬 讹变—错误的演变: 煮—煑 春—萅—旾 回—囬—囘 (六)部件位置不同,如: 够—夠 甜—甛 炎—炏 (七)繁体字与简化字之差异,如: 雧—集 棄—弃 弃—曐星 网—罔—網 灋—法 (八)义符重复而致异体,如: 采—採 厵—厡—原—源 暴—曝 桼—漆 (九)封建皇帝对文字的直接干预,如: 辠-罪 照—瞾 (十)点画位置的差异,如: 凡—凢 总之,不管一个字有多少种形体(写法),它们之间仅仅是形体不同罢了,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可以无条件地互换。这是与前面说到的通假字、古今字最大的区别点。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人的一种用字习惯,即在书写时本来有为A义专门造的A字,但写作的人却偏不写A字,而是写了一个与A同音的B字。A、B二字之间就构成了通假关系。例如,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记载项伯对刘邦说的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即要求对方早点来,别来得太晚了,显得没诚意,不礼貌。显然应该写“早”字,但司马迁却写了个“蚤”字,许慎在《说文解字》P283里面说的很清楚,“蚤”本是“啮人跳虫也”,就是今天的“跳蚤”。我们不能说司马迁不会写“早”P137字,也不能说那时“早”字还没出现,实事上先秦就有“早”字了: 《左传?昭公三年》:“早世陨命”;又《隐公三年》:“早死”; 《荀子?非相》:“不先虑,不早谋。” 《大戴礼记》:“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 《史记》中也能找到用“早”的例子: 《孝武本纪》:“天子即诛文成,后悔其早死,惜其方不尽。” 《留侯世家》:“后五日早会。” 《三王世家》:“闳王齐,年少,无有子,立,不幸早死。” 但在先秦、两汉时期,用“蚤”为“早”的例子多得很: 《诗经?豳风?七月》:“四之日其蚤。” 《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 《左传?僖公23年》:“子盍蚤自贰焉?”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後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徧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之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史记?周本纪》:“太子洩父蚤死,立其子林。” 《史记?始皇本纪》:“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 《汉书?文帝纪》:“有司请蚤建太子。” 这两个字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同音字,故而相通假。 与“早、蚤”同样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例如: 畔与叛—— 《说文?田部》P291:“畔,田界也。从田,半声。” 《左传?襄公26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 可见,“畔”指田间界限,即现在所谓“田埂”。 《说文?半部》P28:“叛,半反也。” 《尚书?大诰》:“三监及淮夷叛。” 《韩非子?用人》:“使伯夷与盗跖俱辱,故臣有叛主。” 但正如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所指出的:“古多假畔为叛”,如: 《史记?夏本纪》:“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 《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

文档评论(0)

sb9185s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