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摘要] 本文阐述研制了一种新型紫外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彩色涂料, 主要研究了辐射时间、颜料的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涂膜的固化速度和硬度、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环氧丙烯酸酯; 颜料??? 紫外光( UV) 固化涂料具有节约能源、减轻空气污染、固化速度快、占地少、适于自动化流水线涂装等特点, 因而在高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尽管光固化涂料具有很多优点, 但难以用于含颜料的涂料中, 因为颜料可吸收紫外光, 影响光引发剂的光吸收, 而且颜料还会散射紫外光,使紫外光难以到达涂层的底部。因此当UV 固化体系中含有颜料时, 涂料的固化速度将会大幅度地降低, 有时甚至出现难以固化的现象, 尤其是底部更难固化[2~3]??。??? 各色颜料由于各自的晶型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有不同的吸收率( 透光率) , 一般而言, 对紫外光的吸收率顺序为: 黑色紫色蓝色青色绿色黄色红色。对紫外光而言, 不同颜料的吸收率不同, 对涂料的光固化速度的影响也不同; 同时, 相同颜料的不同配比因其浓度不同, 对涂料的光固化速度影响也不同[4~6]??。??? 1 实验部分??? 1.1 原材料??? 环氧丙烯酸酯树脂( 环氧611) : 工业品, 上海树脂厂安息香双甲醚( I1) : 工业品, 江苏金坛试剂厂; 二苯甲酮( I2) : 化学纯, 中国上海群力化工厂; 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TMPTA) 、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TPGDA) : 工业品, 浙江洞头凯达化工有限公司; 酞青蓝( O- blue) , 醇溶性耐晒红( O- red) , 醇溶性耐晒黄( O- yellow) ; 透明氧化铁色浆( 红色I- red、绿色I- green、黑色I- black、黄色I- yellow、褐色I- brown) : 浙江神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乙胺分析纯, 中国医药( 集团)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KH- 570:工业品,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5400- PⅡ: 德谦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BYK- 300: 毕克化学品公司。??? 1.2 紫外光固化成膜??? 将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与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颜料和其它助剂按一定比例搅拌混合均匀, 配好后涂布于玻璃板上, 厚度为0.012~0.120 mm, 用1 000 W 高压汞灯照射一定时间, 固化成膜。基本配方见表1。
??? 1.3 性能测试??? ( 1) 酸值: 精确称取1 g 左右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于250mL 锥形瓶中, 用20 mL 丙酮溶解, 加入三滴酚酞指示剂,用0.1 mol/L 的氢氧化钾乙醇溶液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 酸值单位为每克样品消耗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 2) 表干时间: 在10 mm×5 mm×3 mm 玻璃表面铸膜,用指触法测定表干时间。??? ( 3) 摆杆硬度: 采用GD- 200 摆杆式漆膜阻尼试验仪,根据GB 1730- 93 法进行测试。??? ( 4) 附着力: 采用GQZ- Ⅱ型漆膜附着力试验仪, 按GB1720- 89 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颜料时辐射时间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采用相同的固化体系( I1/I2; 环氧丙烯酸酯/TMPTA/TPGDA=5:2:3) , 相同( 3%) 的颜料用量, 考察不加颜料和加入不同颜料时辐射时间对涂膜性能的影响。样品膜厚均为30 μm。??? 如图1 所示, 曲线A 的变化趋势表明, 不加颜料的体系在涂膜开始接受紫外光辐射的前60 s 内, 涂膜的硬度迅速增加; 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 涂膜的硬度增加缓慢, 增加的幅度变小。但是把曲线B、C、D 与A 比较可知, 在开始固化的60 s 内, 加入颜料的体系硬度增加的幅度小于不加颜料的体系, 即体系加入颜料后固化速度变慢, 因而涂膜的硬度增加比较缓慢; 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 体系的固化反应继续进行, 使涂膜的硬度继续增加, 这是因为体系中的颜料吸收了一部分紫外光, 使光引发剂减少了对光的吸收, 从而降低了固化速度。??? 由于不同颜色的颜料对紫外光的吸收率不同, 因而颜料对涂料光固化的影响也不同。由图1 可以看出, 三种体系在前60 s 内涂膜硬度的大小顺序为: BDC, 其固化速度的顺序也为: BDC, 因此三种颜料对紫外光的吸收率的大小顺序为: 黑蓝绿, 与颜料吸收率的一般规律相符。颜料的吸收率越小, 透光率越大, 涂层的固化速度越快。??? ??? 如图2 所示, 由四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 四种体系的涂膜的附着力在开始固化的前60 s 内, 附着力均较佳; 但是60 s 之后, 由于涂膜硬度的迅速增加, 涂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