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灵巧武器先锋.doc
灵巧武器先锋 美国空军小直径航空炸弹 2015年10月6日,美国“防务更新”网站刊登了一篇题为《美空军小直径炸弹发展前景广阔》的文章。该文从发展历程、优异性能等方面对美空军小直径炸弹(SDB)进行了阐述,并称其将是美空军第五代战斗机F-22“猛禽”装备的主力航空炸弹。这则文章再次引起了我们对这款炸弹的关注。那么,小直径炸弹的真实面貌如何?它的作战使用流程又是怎样?且听本文分解。 美国空军F-22战斗机配装GBU-39小直径炸弹 横空出世 航空炸弹的小型化可谓是军事武器专家多年来所追求的一个目标。可以说,美军近些年来所装备研发的多种灵巧航空武器享誉世界。作为航空炸弹家族的又一生力军,小直径炸弹以其卓越的便携性和灵巧性,或将成为美空军对地攻击作战的中流砥柱。 小直径炸弹的前身可以追溯到美军研发微小型弹药的概念,即“灵巧武器”的一种。美军对于灵巧武器的定义十分宽泛,虽未从武器研发概念上赋予实际意义,但总体看来还是以轻巧灵便和切合实战为主。关键就是能够让战机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载弹量,提升攻击效能。早在海湾战争期间,担任美空军主力战机的F-117“夜鹰”每架次只能携带2枚908千克激光制导炸弹,攻击2个地面固定目标。由于这种激光制导炸弹比较笨重,致使F-117作战能力受限。美空军意识到,F-117只有内弹舱、无外挂弹架,载弹量有限。此外,由于海湾战争中弹药尺寸和威力都过大,也造成了装载不便和附带伤亡大等问题。 为使战机能够在一次行动中打击更多目标,美空军应该研制一种威力大、尺寸小、精确度高的250磅级(113千克)小型航空炸弹,以增加F-117的载弹量,同时提高空战速度、降低摧毁目标成本。美空军最初提出的目标是:1架F-117携带与2枚2000磅级(908千克)激光制导炸弹重量相当的数枚250磅小型航空炸弹,一次战斗飞行过程中可打击12个地面固定目标。 第二代GBU-53/B小直径炸弹 1995至2000年期间,美空军研究实验室曾开展过多个微型弹药技术演示(MMTD)项目,其中包括微型弹药技术(MMT)、小型灵巧炸弹(SSB)、灵巧的多弹发射轨(SMER)和小型增程灵巧炸弹(SSB-REX)等的研发工作,但都因技术和资金问题相继告吹。2001年年初,美空军决定在SSB-REX项目的基础上启动SDB项目。9月,美军为两大军火巨头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出了SDB项目的竞标合同。波音公司提出了以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为基础,研发代号为GBU-39的小直径航空炸弹方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提出了在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导弹(JASSM)和风修正弹药布撒器(WCMD)等项目的基础上研制GBU-41的方案。经过细致评定,美空军于2001年10月选择了波音公司的GBU-39方案,并正式命名为SDB,即第一代小直径炸弹。同时,波音公司获得了价值25亿美元的SDB研制与生产合同,成为SDB的主承包商。 第一代小直径炸弹的全长1.82米,重113千克,战斗部装药量22.7千克,最大飞行距离18.5千米,在加装辅助飞行装置后可以扩展至65千米,设计之初主要用于装备F-15战斗机。另外,该型炸弹对钢筋水泥的穿透力大于1米,在复杂气象条件下也可实施空对地作战(但精确度稍显不足),特别适合美军现代反恐战争和低空近距离火力支援的战场需求。随着首批次第一代小直径炸弹在2006年9月交付使用,其开始大量应用于实战。美军F-15战斗机在伊拉克战场曾多次投放,取得骄人的战绩。在大获成功后,该型炸弹还曾出口以色列,在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空袭中也曾多次使用。不过,该型炸弹也暴露出了易受电磁辐射干扰、无法精确打击小型移动目标等缺陷。 在技术攻关方面,激光雷达寻的头是小直径炸弹的核心技术。它采用三维模型匹配算法,可获得三维高分辨率图像,能够区分坦克、步兵战车和地空导弹等不同类型的目标。借助激光雷达寻的头制导技术,小直径炸弹的命中精度可达到1~3米。此外,其采用了菱形背弹翼和格栅翼技术。菱形背翼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扫描轨迹较大的弹翼组件。菱形背弹翼增程组件收缩时位于炸弹腹下,展开后是一种菱形结构,可使弹翼的压力中心位于炸弹重心处,并在高速状态下提供扰动阻力。这种弹翼具有较大的升阻比,提高了炸弹的防区外射程和横向机动能力。折叠式菱形背弹翼是为F-117、F-22、B-1B和B-2A等设计的,利用菱形背弹翼的小直径炸弹可滑翔飞行65千米。格栅翼看起来像是一个有一定厚度的方形网球拍。它由一系列薄薄的、相互连接的金属提升翼面构成,装在一个坚固的矩形框架结构中。弹翼沿弹体向前折叠,可以使空气动力学控制装置更为紧凑;并在炸弹投下之后利用气流作用使弹翼迅速展开,摒弃了复杂而笨重的弹翼展开机构。与普通翼相比,格栅翼下侧的阻力稍大,但升力较大且便于操纵。小直径炸弹利用菱形背弹翼和格栅翼技术,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