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核病(new-j)
◆概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最为多见. 其他各组织、器官的结核绝大多数均源自肺结核。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结核杆菌:人型、牛型、鸟型、鼠型 传 染 源: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传染途径:多由呼吸道感染 飞 沫 ; 少数可经消化道感染. 柯霍现象可说明: 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对结核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1、以渗出为主的病变: 发生于病变早期或机体抵抗力低下,细菌数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 病变表现为浆液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病变好发于肺、浆膜、滑膜和脑膜等处。 2、以增生为主的病变 发生于感染的菌量少、毒力较低或人体免疫力较强时 病理特点为: 形成对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 (结核性肉芽肿) 结核结节的形态特点: 结核结节很小,单个存在时不易看到;当几个融合时,肉眼可见:约粟粒大小、灰白半透明或略呈淡黄色,境界清楚,略隆起于脏器表面。 ★镜下: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为干酪样坏死物,周围绕以大量类上皮细胞及一些郎罕氏巨细胞,外围为少量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3.以变质(坏死)为主的病变 出现于结核菌量大、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的情况下, 病理改变为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彻底的凝固坏死)淡黄、均质、细腻、似奶酪。 干酪样坏死的肉眼形态对结核病具有诊断意义。 2、转向恶化 (1)浸润进展——原病灶周围出现渗出性改变,而后再继发干酪样坏死 (2)溶解播散——通过以下途径: 通过自然管道播散 原处形成空洞; 远处形成新的结核灶 通过淋巴道播散 结核性淋巴管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 通过血源播散 血源性结核病 ◆肺结核病 根据机体是首次、还是再次感染结核菌,分为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二种: ★病变特点——形成肺原发综合征 肺原发综合征?? 由肺结核原发灶、结核性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共同组成的病变,称肺原发综合征* 肺原发综合征的形成过程: 结核菌由呼吸道吸入肺内后,首先在肺内形成的结核灶, 称原发灶; 原发灶多位于肺通气较好的肺上叶的下 部、下叶的上部靠近肺膜处;且以右肺多见。 原发灶多为一个,圆形,直径约1cm左右。 血源性结核病有3种: ①全身性粟粒性结核:大量结核菌由肺静脉入血引起,少数患儿可死于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死因); ②粟粒性肺结核:急性者为全身性的一部分,慢性者主要为细菌从肺外器官结核灶入血,长期少量播散到肺; ③肺外器官结核:如肾、骨、关节、脑膜等结核病变。 肠结核好发部位:回盲部 约占85% 按病变不同分两型: 1.溃疡型 结核杆菌首先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形成结核结节,继而发生干酪样坏死,病变处粘膜破溃、脱落形成边缘不整齐、较浅,与肠管长轴垂直的环状溃疡; 2.增生型 此型少见。 完 本节完 溃疡型肠结核 溃疡型肠结核 肠伤寒溃疡 * * 结核病 tuberculosis TB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 1 感染结核杆菌的数量及其毒力的大小。 2 机体的抵抗力 免疫力,以细胞免疫为主 。 3 结核杆菌所致变态反应。 属IV型变态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就是这种反应的表现 。 二、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结核病是一种炎症,除了具有炎症的一般基本病变外,又有其区别于一般炎症的特殊病变: ???? *结核结节形成 及干酪样坏死。 “+”机体抵抗力增强 “-”机体抵抗力减弱 变 质 (结核结节)增生 变质(干酪样坏死) 渗出(病灶周围炎) 三、结核病基本病变的转化规律 1、转向痊愈 (1)病灶吸收消散——渗出性改变 (2)病灶纤维化——结核结节 (3)纤维包裹、钙化—干酪样坏死灶 一、原发性 肺结核病 为机体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 的结核病。 多见于儿童,也称儿童型肺结核病。 由于初次感染,机体对结核杆菌无免疫力,故病变易播散。 由于机体为首次感染,对结核杆菌缺乏免疫力,故原发灶内结核菌可很快侵入淋巴管, ( 结核性淋巴管炎) 并随淋巴流到肺门淋巴结。 ( 肺门淋巴结结核) 肺原发综合征在X线上呈: “哑铃状”阴影。 ◆发展与结局 1、痊愈: 约98%的患儿可无任何症状且可不经任何治疗通过完全吸收、纤维化、纤维包裹或钙化等方式痊愈。 2、恶化进展:抵抗力↓或菌量多,毒力强时: (1)血道播散:形成血源性结核病 (2)淋巴道播散:以颈部淋巴结最为常见 (3)支气管播散: 极少见! (二)继发性 肺结核病 机体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结核病。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肺结核病。 病变特点: 主要类型有: (1)首发病变 再感染灶 多从肺尖开始。 (2)病变发生迅速剧烈,易局限化。 (3)由于再次感染,机体对结核菌 已有一定的免疫力,故肺门淋巴结 多无病变。 (4)病程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