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与火之歌 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的特种枪弹.docVIP

钢与火之歌 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的特种枪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与火之歌 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的特种枪弹.doc

钢与火之歌 形形色色结构各异的特种枪弹   在枪弹家族中,除了最常用的杀伤有生目标的普通弹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枪弹,它们有的能在飞行中发光标示弹道,有的能击穿钢甲,有的能点燃易燃物,有的弹头能爆炸……我们把除普通弹以外的这些特殊作战用枪弹归类为特种弹,而空包弹、教练弹、高压弹、强装药弹等不能发射或者用于工厂测试的枪弹,叫做辅助用弹。特种枪弹在战场上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其结构也是千变万化,种类繁多。   致命的轨迹――曳光弹   在夜间战斗和演习中,我们常能看到自动武器射出的子弹拖着一道道红、黄、绿的轨迹,在夜晚显得尤其绚丽,煞是好看。这些能显示出彩色发光弹道的子弹就是曳光弹。曳光弹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先由英国人发明,随后各国军队都开始采用这一弹种。曳光弹在战场上的用途极广,首先是在射击时能显示弹道,便于射手及时修正。例如战斗机的航空机枪、航空机炮会在弹链中每隔几发装上一发曳光弹,飞行员在射击时就可以通过曳光弹的发光轨迹修正偏差,这在射击移动目标时尤其重要。除此之外,曳光弹还能为友邻部队指示目标,比如步炮协同、步坦协同时,步兵发现了某个隐蔽的目标,要指示给炮兵或者坦克,就可以向目标发射一串曳光弹,告诉火炮或者坦克“敌人在这里”。还有就是曳光弹有一定的燃烧功能,可以点燃易燃物例如干草、汽油,有时候也可以当做燃烧弹使用。   在百度百科的“曳光弹”词条上,说曳光弹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在弹头上涂有一层含磷药剂,弹头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点燃药剂发光,其实这是非常荒谬的以讹传讹。首先,曳光弹飞行中发光的距离达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如果是弹头上涂的那么一点点发光药剂根本就不能支持这么长时间的燃烧。其次,如果发光药剂是涂在弹头表面的,那么在储存、携行、装填中也难保不会脱落变质。曳光弹之所以能发光,真正的秘密藏在弹头底部的曳光药剂里。   典型的曳光弹结构中,弹头内部前半部分一般是钢芯或者铅芯,弹头的后半部有空腔,空腔中有一个一头开口的金属盲管。这个金属盲管叫做曳光管,它的开口朝着弹尾,里面填充着曳光剂,由一个金属压环将其固定在弹头尾部的空腔里,再将弹头被甲的尾部向内卷,压住压环不让其脱出。曳光剂和信号弹的信号剂、照明弹的照明剂乃至燃烧弹的燃烧剂一样,属于烟火剂的一种。它是通过在镁粉、铝粉等可燃金属粉末中混入特定的金属盐,其燃烧时产生特定颜色的火焰来发光的,例如混入锶盐就发出红光,混入钠盐就发出黄光,混入铜盐就发出绿光。以国产56式7.62毫米曳光弹为例,它的曳光药剂成分为硝酸锶61.5%,镁粉23%,铝镁合金粉6%,为了将这些成分粘合起来还有9.5%的酚醛树脂。由于曳光剂对火焰的敏感度较小,为了让它能够顺利点燃,还会在其表面压装一层引燃剂,56式7.62毫米曳光弹中的引燃剂硝酸锶含量为48%,镁粉15%,酚醛树脂7%,同时还有30%的过氧化钡。此外,在曳光剂和引燃剂中间还包括一个两者各占一半的药层,称为传火剂,以保证曳光剂能够确实点燃。曳光弹经常用来指示目标,但是发光的弹道也会暴露武器位置,所以曳光弹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延迟发光时间,弹头飞出枪口一段距离以后才开始发光,引燃剂和传火剂也起到了延迟发光的作用。   有一些曳光弹为了简化结构,没有使用独立的曳光管,而是直接在弹头尾部的空腔内装填曳光药剂,例如美国7.62毫米M62曳光弹。该弹是7.62毫米NATO步枪弹家族中的一员,弹头前半部分是铅芯,后半部分在被甲内直接填充曳光剂,尾部被甲的开口里有一个向内凹陷的金属箔片,再用一块片很薄的铜箔封闭不让曳光剂掉出。发射时火药燃气先冲破铜箔,再从内凹的金属箔片凹陷处冲破点燃曳光剂,经过短暂的封闭燃烧,曳光剂燃烧的压力大于金属箔片的抗力才冲破箔片开始发光,以达到延期曳光的效果。这种用金属箔片来延期发光的结构在国产87式5.8毫米曳光弹、5.56毫米M196、M856曳光弹和.30英寸M27卡宾枪曳光弹上也能够看到。   还有一类特殊的曳光弹,它们虽然也可以正常发射,但它们并不是作战用弹药,而是一种训练器材,用于室内近距离射击训练,或者在“以枪代炮”训练中模拟炮弹、火箭弹的弹道,达到降低训练危险性、节约训练成本的作用。例如捷克曾经生产的7.62毫米短程训练弹,这种子弹药筒和M43步枪弹完全一样,但是弹头形状和普通弹差别很大,弹头很短很轻,头部圆钝,弹头内部没有钢芯和铅芯,只有一个曳光管。这种子弹因为弹头质量很轻加上飞行阻力大,射程很短,击中靶子后弹头很容易变形破碎,可以在空间狭小的室内靶场安全地使用,进行近距离隐显目标模拟射击训练。而例如AT-4反坦克火箭筒训练用内膛枪发射的一种9毫米M939曳光弹,其口径和9毫米派拉贝鲁姆手枪弹一致,只是在弹头底部的盲孔内填充了曳光剂,在有效射程内M939曳光弹的弹道和AT-4反坦克火箭弹很接近,可以供士兵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