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苍术分类与繁殖的研究进展.docVIP

药用植物苍术分类与繁殖的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用植物苍术分类与繁殖的研究进展.doc

药用植物苍术分类与繁殖的研究进展 摘要:药用植物苍术(Atractylodes)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亚,在中国的许多地区栽培,收获其根状茎干燥后作药用。苍术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根茎繁殖。分类依据的形态特征主要是叶、花的不同,但其形态差别有限。报道的所有苍术属植物的染色体数均为2n 24,除罗田亚种外均包含2对随体染色体,且随体很小;在染色体类型(中部着丝粒、亚中部着丝粒、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及数目上有差异。在罗田苍术的染色体上检测到1对染色体带有5S rDNA位点,另外2对染色体带有 45S rDNA位点,其中1对为随体染色体,故1对染色体上的45S rDNA位点没有表达而形成随体。在核型对称性方面,罗田苍术为原始的2A型,而其他苍术与白术的均为2B型。罗田苍术在染色体上的分化为其亚种的分类地位提供了细胞学证据。DNA序列及分子标记揭示了不同苍术类型间一定的遗传变异,为其分类及演化提供了分子证据。罗田苍术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2n 24)正常配对形成12个二价体,后期I均等分离,在两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没有落后染色体及形成微核,最后产生较高比例的可育花粉,为其较高结实率及种子的高成活率提供了细胞学解释。其正常的减数分裂也保证了进行有性与无性繁殖苍术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关键词:苍术(Atractylodes);植物分类;细胞学;繁殖;减数分裂 中图分类号:S567.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09-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0.002 1 苍术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苍术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材,因其根皮苍黑,故名苍术。《神农本草经》将苍术列为上品,原名“术”。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提到,“术”有白(即白术)赤(即苍术)之分,故又名赤术。《本草纲目》称其为“仙术”。 苍术在植物分类上为菊科(Asteraceae)菜蓟族(Cynareae)刺苞亚族(Carlininae)苍术属(Atractylodes)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分布于东亚地区,大概包含8个种,但分类还有争议 [1-4];栽培的主要有南苍术或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北苍术或山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var.chinesis(Bunge) Kitam)]、关苍术(A.japonicaKoidz.ex Kitam)、朝鲜苍术[(A. koreana (Nakai)Kitam]、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日本的3个种,即茅苍术(Atractylislancea)、琴叶苍术(Atractylis lyrata)和白术(Atractylis ovata),后经石铸[1]考证皆为Atractylodes lancea(Thunb) DC.。另还有全叶苍术(A. chinensis Koidz. var. simplicifolia Kitag)。 中国有5个种,1个变种和1个亚种:白术、茅苍术、关苍术、朝鲜苍术、鄂西苍术[A. carlinoides(Hands. Mass. ) Kitam]、北苍术(变种)和苍术罗田亚种[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ssp. Luotianensis S. L. Hu et X. F. Feng] [1-4]。栽培作药用的以苍术为主,有南苍术(或茅苍术)和北苍术(或山苍术)之分。茅苍术主要分布于河南、江苏、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等省,适宜生长在丘陵山区半阴半阳的荒坡地,江苏茅山地区是茅苍术道地药材的产区。北苍术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区),生长于海拔300~900 m间的干山坡,稀疏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其根状茎(Rhizoma areactylodis lanceae)干燥后作药用,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可治疗脘腹胀满、泄泻、水肿、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等症。苍术多糖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5]。虽然苍术在中国的地域分布较广,但其形态差别有限。分类依据的形态特征主要是叶(叶裂与否及叶裂形状、叶形状与质地、叶大小等)、花(头状花序的大小及颜色等)的不同[1-3,6]。茅苍术为多年生草本,株高多在30~60 cm,但随环境有一定的变化。茎直立,只上部有少量分枝;花两性与单性,多异株,雌花为单性;两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瘦果被黄白色毛 [1-3,6,7]。开花期在8~10月,结果期9~10月。根状茎呈不规则的连珠状,其表皮为灰棕色或深褐色,有略粗糙的皱纹,茎痕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