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技术综述.docVIP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技术综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技术综述.doc

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技术综述   摘 要: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凭借其优良的比强度、比刚度、耐磨性、耐高温、减震性能以及优异的阻尼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等,作为功能材料被广泛地应用在电子、航空、航天特别是汽车工业等行业中。本文主要对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申请中专利申请的国内外的年度变化趋势、申请人类型进行分析,并总结了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申请中增强颗粒类型以及其专利技术改进方向。   关键词:颗粒增强;镁;复合材料;合金;SiC;TiB2 ;MgSi2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A   镁合金作为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优良的铸造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结构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由于高温下强度下降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了改善镁合金强度低、力学性能差的缺点,常向镁合金中加入连续或非连续(短纤维、晶须等)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但其中纤维或晶须作为增强体价格昂贵、制备工艺复杂、存在晶须断裂等问题使纤维/晶须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为了满足进一步推广应用的要求,开始研究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其具有力学性能呈各向同性、制备工艺简单、增强体价格低廉、等特点, 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低成本、规模化商业生产的镁基复合材料。   1.镁基复合材料组成   镁基复合材料主要由基体及增强相组成。基体所用镁合金系主要有Mg-AI-Zn系、Mg-Zn-Zr系、Mg-Li系、Mg-Mn系等。而对于镁基复合材常用增强体主要有碳纤维、碳化硅、氧化铝及碳化硼颗粒等。   2.专利申请概况   2.1 申请人类型分析   本文从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CPRSABS和世界专利文摘库SIPOABS、德温特世界专利库DWPI中选取分类号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从专利的申请人类型来看,高校及科研院所拥有较大优势,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51%;其次为公司及企业,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44%,个人以及其他拥有的份额较少,仅占5%。其中,国外申请人以企业或公司为主,国内申请人以高校及研究院为主。   2.2 专利申请量分析   通过对全球范围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申请量的分析发现,在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国外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于2010年以前,而国内则是从2000年开始,由高校牵头开始研究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3.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专利现状分析   根据镁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性能、基体镁合金的种类和成分来选择所需的颗粒增强相。要求增强相与基体物理、化学相容性好,应尽量避免增强相与基体合金之间的有害界面反应,并使其与基体润湿性良好,载荷承受能力强等。根据种类的不同其主要包括硅化物、碳化物、氧化物、氮化物、金属以及准晶等。   3.1 硅化物颗粒   硅化物颗粒主要包括Mg2Si,CrSi2以及TiSi2等。在使用硅化物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时,增强相硅化物颗粒主要是通过原位反应生成。在1994年,日本专利JPH0841564 A首先通过原位反应生成Mg2Si颗粒增强相,与碳化硅颗粒一起增强镁合金。但是在镁合金中反应生成的Mg2Si相极易长大变成粗大的汉字状,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随后,上海交通大学(CN1789446 A、CN101148723 A)、江苏大学(CN101381829 A)、南昌大学(CN101748300 A、CN102776396 A)、南昌航空航天大学(CN104131190 A)等各大高校开始采用不同的方式细化镁合金复合材料中的Mg2Si相,例如利用脉冲磁场、超声波、超声变幅杆以及在合金中一定量的锑元素合金等,改善增强相的强化效果。   3.2 碳化物颗粒   常用碳化物添加颗粒主要包括SiC,TiC。1986年,AMAX公司(US4657065 A)首先采用碳化硅颗粒和/纤维和碳化钛颗粒作为增强相。 随后,碳化物作为最常规的增强相添加到镁合金中用于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JPA、JPA、JPA、JPA、JPA、JPA、WO9315238 A1、CN1396284A、CN1470662A、CN1441073A等),并且为了适用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制备工艺以及与其余增强相的润湿性,JPA、JP2003183748 A 、CN1667149 A、CN1666833A采用在碳化硼、碳化硅表面涂覆镀层强化碳化物颗粒,改善碳化硅和镁基体之间的润湿,促进烧结;CN1676645 A、CN1837392 A、TW200914167 A、TW20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