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汉》数字音义补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汉》数字音义补遗

2012年第期 语言文学研究 201, №3 总第37期 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Serial №37 典籍外译转换机制 黄忠廉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翻译科学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要:典籍用古语写成,外译时可能经过原语的古文今译和外语的今文古译的语内转换过程,古原语、现代原语、现代译语和古译语四要素与典籍外译的阶段可演绎出五大机制:原古→译古直接转换机制和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原古→原现→译现→译古间接转换机制→原现→译和原古→原现→译现间接转换机制。五大机制随译者古今双语的掌握程度和原文的难度而单独或联合发挥作用。 关键词:典籍;外译;转换;机制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Комиссаров 1999:50)这是标准混杂、划分欠严的结果,其实按符号分,有符内翻译和符际翻译两类,再按语言符号分,可得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类。其划分不严,但观点可用于汉外互译,尤其是典籍翻译,因汉外互译都可能遇到古语问题,譬如《水浒传》外译,必遇“皇帝诏书”,《死魂灵》汉译,也有“沙皇政令”。 本文所议的典籍外译指用古文写成的汉籍译成外语,较现代文翻译可能多出两个有特色的语内转换过程,即汉语的古文今译和外语的今文古译,其古文今译不同于汉语界,汉语界的古文今译(杨烈雄 1989)将古文转换成地道的现代汉语即可,前者则还需将今译转换成更近于译语思维特点的语表形式;外语的今文古译,指将译成现代译语的译文再次转换成古译语。这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式。整个过程符合全译的理解、转换和表达三阶段,整个过程在转换上因所译对象为典籍而独具特色,这一特色机制有待揭示。杨自俭2005)认为汉语籍英译 原现B C译现 图1 典籍翻译转换机制 原现B C译现 图2 典籍外译转换机制 许渊冲2006)有一种超强的民族自豪感,以英国格雷厄姆译李商隐《无题》、威利译《诗经·关雎》、理雅各和威利译《论语》为例,认为典籍英译,中国有的译者远胜英美,可入世界一流。这种“有的”真算起来,也就是“个别”,原因就在于中国译者对现代外语的掌握有限,遑论古外语了。 AD式典籍外译是高手之译。他谙熟古原语和古译语,双语的古词、古语、古语法储于脑中,语际转换时不假思索,或者稍作思量就瞬间完成。如许高手可分两类,一类是外国译者,母语为英语等,专业上主攻汉语,尤其是擅长古英语者,译起来比中国译者更直觉,更有理据。另一类是中国译者,母语为汉语,学业上专攻外语,能同等地掌握古汉语和古外语者并不多见,能迅速用古外语译古汉语者也只限于极少的句式,尤其是某些词。如: 原古A D译古 原现B C译现 图3 原古→译古直接转换机制 ‘neath a peacock canopy, You soar up to th’ Dome of th’ Sky th’ comets to direct.(卓振英 译) 译者可能不需要“孔雀毛车盖翠羽饰旌,登上九天抚摸着彗星”的古文今译过程,脑中能迅速捕捉到一些英语古词,如只用于诗歌和某些短语中的midst带有古色;‘neath即beneath,属于古英语,也只用于诗歌;三个th’即the,省去e,起到省略音节,形成节奏的作用。 4. 2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 图4呈现了AC式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展示了从古原语直接转换为现代译语的过程,即不经过AB的原古→原现原语语内转换和BC的原现→译现语际转换的过程。语言输出总是难于输入,因此读古语和写古语分处两个语言层次,后者要远高于前者。与图3相比,从古原语到现代译语的转换(AC线)所需要的时间要短于从古原语到古译语(AD线),AC线射向右下方呈省力走势。 原古A 原现B C译现 图4 原古→译现直接转换机制 To feed without teaching Is the father’s fault. To teach without severity Is the teacher’s laziness.(翟理斯 译,郭著章 校订) 例2仅有古文的标记“之”,内容并不难,即使是对外国译者,也是比较简单的。而《三字经》首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翟理斯译时可能略有些类似的汉语语内转换过程:“人在初生的时候,其天性都是善良的。这种善良的天性彼此都很近似,只是后天的习染不同才使不同的人有很大不同。”可是翟氏并未按语内转换的译出,他好似打开了汉语的包袱,掠了一眼,又在英语中又系上了:“Men in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ir life/Are naturally good./Their natures are similar/And their habits become wide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