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从林肯律师会馆走出的修律大臣.docVIP

伍廷芳:从林肯律师会馆走出的修律大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伍廷芳:从林肯律师会馆走出的修律大臣.doc

伍廷芳:从林肯律师会馆走出的修律大臣   首位“华人之充外国律师者”   林肯律师会馆是英国伦敦四大律师会馆之一,它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至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   自1215年起,一些诉讼当事人和他们的律师便开始在英国的威斯敏斯特法庭周围居住。因此,法庭附近的小客栈里渐渐聚居了一些法律教师和学徒。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慢慢地发展成为行会,最终形成了林肯律师会馆。   林肯律师会馆的根本使命是培养能够出庭进行辩护的大律师――15世纪以来,只有获得这种资格的律师才被允许在高级法院出庭,并代表诉讼当事人进行辩护。在林肯律师会馆,准律师们要面对“一个由8名主管组成的委员会”进行演讲,以此完成这个叫做“授予律师资格”的训练期。可以说,每一位从林肯律师会馆走出的成功者,都将带着光荣与梦想,开启自己的光辉职业生涯。   第一位成功获此殊荣的亚洲人,便是近代史上的这位名宿:伍廷芳。他于1842年出生在新加坡。13岁,他赴香港圣保罗学院学习。接受6年的西式教会教育后,伍廷芳并没有像同学们一样成为牧师,因为他对法律产生浓厚兴趣。凭借良好的英文基础,他被选拔为香港高等审判庭的译员。每日接触各式出庭律师,满耳是形形色色的法理判例,使他越发对普通法痴迷起来。   1864年,伍廷芳与来自华人律师家庭的何妙龄结婚。婚后不久,他升任香港地方审判庭首席译员。然而,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并没有使伍廷芳忘记国家的命运。33岁的他目所触及的仍是国之危难和旧法之害。正如伍廷芳之子伍朝枢在《哀启》中所记载:“年三十三(1874年),以为欲救国危,非赴欧美精研法学,举吾国典章制度之不适者,改弦更张之不可。爰出十年撙节所得,以为游学资,奋发走英伦,入林肯法律学院(律师会馆),习法律。华人之充外国律师者,以先严为第一人。”   在当时的香港法律界,无一不将林肯律师会馆视为培养法律贵族的摇篮。伍廷芳在香港高等法院的工作经验,对他取得入学资格起到重要作用。该馆规章严格,学生必须住在学院里攻读12个学期,且必须在法学院餐厅内进食规定次数的晚餐方能毕业。出席晚餐者“皆伦敦最高地位、最有学术德望之人,每日在‘吧’中会议进餐,不仅授予新入‘吧’者以种种学识,且每餐必会谈其有用之经验”。   三年后,伍廷芳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学业。据说,在英国留学期间,他学习了合同法、刑法、宪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和国际法等课程,尤以刑法、国际法最为擅长。   1877年1月的一天,林肯法律会馆小礼拜堂的钟声响起,这意味着又将有学徒律师完成训练,获得出庭律师资格。这一天,将被林肯律师会馆载入会馆史册:他们培养了第一位来自亚洲的出庭律师、香港第一位立法局华人议员、美国公使、晚清修律重臣、南方革命党谈判代表、历届政府外交总长――伍廷芳。   从香港大律师到洋务重臣   1877年,伍廷芳因丁忧(指明清时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丧的制度)返回香港,并向港英官方申请在港执业的律师资格。5月18日,香港律政司长官正式公告作出了批准。   洋务运动开始后,李鸿章深感对外交涉人才的短缺。1877年10月6日,天津海关道黎兆棠将伍廷芳引荐给李鸿章。后来,李鸿章在其一封函件中表述,经过“虚衷询访”,他发现伍廷芳正是他“物色数年而未得的人才”,当即决定将之延入幕府,以便“遇有疑难案件,俾与洋人辩论。凡折以中国律例而不服者,即以西律折之,所谓以彼之予刺彼之盾也”。   自1882年开始,伍廷芳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他与江苏人马建忠(《马氏文通》作者)、福建人罗丰禄被今人戏称为“李鸿章幕府中三个重要的‘海归派’”。   在做李鸿章幕僚的14年间,伍廷芳代表清政府参与了马关谈判等重要谈判,签订了一系列重要条约,并先后出使美国、墨西哥、秘鲁、古巴,几乎所有中国的内政、外交活动都有伍廷芳的身影。   在伍廷芳的本行――法律上,他先后任修订法律大臣、会办商务大臣、外务部右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职,与沈家本共同主持修订法律,拟订了民刑律草案,提出了包括废除酷刑、禁止刑讯、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改良狱政等一系列先进的主张。   以西学推动法制近代化   在清末修律的进程中,伍廷芳发挥的作用如何,在法史学研究上是有争议的。他本以谙悉西律著称,李鸿章重金聘他进入北洋幕府,也是为了发挥他懂得西方法律之长。后来在对外交涉、订立条约、翻译外国法律方面,伍廷芳已颇为疆臣大吏所器重。   1901年《辛丑合约》订立后,清廷标榜变法图强,修订律例必须采择西法之长,伍廷芳自然是首选之才。但是,从伍廷芳被推荐为修律大臣到修律未终又匆匆调任外差,第二次出使美国、秘鲁、西班牙等国的经历,可以看出,清廷用他犹如一个消防队员,哪里火势急迫便差他速往急救。同时,也反映了清廷只是重在修订律例、并不决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