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ocVIP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oc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的各种方法与技巧,通过科学的、巧妙的手段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其运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创新。通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oor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N Wei (School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56)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variou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counseling psychology, applied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rough scientific means, clever. Its use brings theory and ide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rough po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the analysis of the us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expounded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posed methods and safeguards resolved.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po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形成和分化,贫富差距的拉大,以及教育消费的增加,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进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线。其个性差异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比较突出,个性心理和思想素质都有很大不同。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在成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心理障碍。当前,学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在经济上给予了专门的照顾。但是,除了要在经济上给予扶助以外,还必须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让他们顺利完成自己的学业,更要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这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贫困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 1.1 自卑心理 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和贬低。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觉在经济上低人一等,由此导致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陷入自我隔绝或半封闭的心理状态。个性被压抑,心灵被扭曲,出现悲观、消极心理。表现为苦闷、抑郁、落落寡欢、独来独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 1.2 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别人相比,发现自己在才能、荣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嫉妒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交情绪,但是由于贫困大学生内心尤为敏感,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并难以克服。 1.3 退缩心理 退缩心理指的是在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能有意识地确立目标,调节和支配行动,通过自己的意志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有些贫困大学生面对贫困,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而是一味指望社会、政府、学校的资助。在没有被及时地帮助和引导之下,他们就会逐渐形成难以扭转的依赖心理。 1.4 不公平感和不安全感 因为自身有自卑心理,情感相对脆弱,遇事就容易偏激,在归因上出现错误。认为是社会体制的不公,市场经济的缺陷导致了贫富差距。不能正确对待社会问题,有强烈的愤世嫉俗心理。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个人的努力无济于事。并且容易把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发泄于他人甚至社会,形成反社会人格。 1.5 抑郁焦虑心理 一方面不愿正视自己、不愿接受师生的援助,另一方面又强烈感受到来自家庭沉重的责任和家长强烈的期待,由此产生一种着急、烦躁、忧虑的情绪,从而导致焦躁,敏感多疑,自我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