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衍生物36409.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羧酸衍生物36409.ppt

[基本要求]: 1、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系统命名法; 2、理解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3、掌握羧酸衍生物化学性质的共性与特性; 4、了解油脂的结构和性质,肥皂的去污原理及合成洗涤 剂的类型;(自学) 5、掌握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历程,了解其醇解、氨解历程; 6、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7、掌握有机合成的方法和合成路线的选择; 8、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丁酰氯 丁酸酐 羧酸、酰卤、酸酐、酯、酰胺之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克脑文格尔(Knoevenagal)反应 芳香醛在弱碱(如二乙胺、吡啶或六氢吡啶/哌啶)催化下与具有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如丙二酸、丙二酸二乙酯等)的缩合反应。 迈克尔(Michael)反应:在醇钠作用下含有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可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进行共轭加成,也叫迈克尔加成。 罗宾逊关环(Robinson annulation) 通过迈克尔加成,再进行分子内羟醛缩合反应生成环己酮衍生物的合成。 一、 碳胳的生成 一、? 碳酰氯(光气) 1. 物性 毒性很强。沸点8.3℃, 常温下为气体。 2. 制备 §13—6 碳酸衍生物 ⑴ 水解 3. 化性 ⑵ 氨解 ⑶ 付—克反应 ⑷ 醇解 §13—6 碳酸衍生物 1. 物性:白色结晶固体;mp135℃;易溶水和乙醇,不溶氯仿和乙醚。 ⑴ 成盐 ⒉ 化性: ⑵ 水解 ⑶ 放氮反应 ⑷ 双缩脲反应 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极稀的硫酸铜溶液能产生紫红色的颜色反应,这种颜色反应叫做缩二缩脲反应。 ⒊制备 二、尿素 §13—6 碳酸衍生物 三、氨基甲酸酯 1. 制备 以光气为原料。 2.一类高效低毒的农药,杀虫范围较广,对作物无药害,对光、热、酸性物质较稳定,对人畜毒性低,在体内无积累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杀虫剂,故是一类发展很快的农药。 §13—6 碳酸衍生物 1. 增长碳链 ⑴ 任意增长 13—7 有机合成线路 羟醛缩合(Aldol Reaction):稀OH-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结合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β-羟基酮,称~。 增长碳链,产生支链。 制备α、β不饱和醛、酮、醇及二醇 乙酰乙酸乙酯(EAA法) 丙二酸二乙酯(EM法) 13—7 有机合成线路 酯缩合反应 ⑴ 克莱森Claisen酯缩合 两分子乙酸乙酯在EtONa作用下起缩合反应生成β-酮酸酯。 注意:克莱森酯缩合一般是在两个相同的酯间进行。 ⑵ 增加一个C ⑶ 增加二个C 13—7 有机合成线路 ⒉ 缩短碳链 13—7 有机合成线路 3. 形成叁键 4. 形成双键 13—7 有机合成线路 1.肥皂 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⑴ 制备 皂化值:指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KOH毫克数。 ⑵ 去污原理 —— 主要是一种胶休现象。 13—4 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a. 降低水表面的张力。 b. 形成稳定的乳浊液。 肥皂不宜在硬水中使用,以免形成不溶于水的脂肪酸钙和镁盐。 肥皂不宜在酸性水中使用,以免生成难溶于水的脂肪酸。 制造肥皂要耗用大量的食用油脂。 2.合成洗涤剂 ⑴ 阴离子型洗涤剂 13—4 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⑵ 阳离子型洗涤剂 阳离子洗涤剂去污能力较差,但是它们都具有杀灭细菌和霉菌的能力。 ⑶ 两性型 ⑷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3—4 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1.磷脂 四、磷脂和生物膜 2.生物细胞膜 13—4 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1.结构与性质 一、乙酰乙酸乙酯 性质: 与金属Na反应放出H2生成钠盐 与Br2/CCl4溶液反应褪色 与FeCl3溶液呈紫色反应 与羟胺、苯肼等生成苯腙 与HCN、NaHSO3等反应 含活泼H 说明含不饱和键 说明含C=C-OH烯醇式结构 说明含C=O 2.互变异构 §13—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 3.亚甲基活泼H的反应 4.酮式分解和酸式分解 RX一般不宜用30 RX和乙烯式卤代烃/芳香卤代烃,最好用10 RX。 如在亚甲基上引入两个取代基,通常第一次引入较大的基团。 酮式分解:乙酰乙酸乙酯在稀碱作用下,发生皂化,加热则脱羧生成酮。 酸式分解;乙酰乙酸乙酯用强碱溶液,加热所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酸。 §13—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 5.在合成中的应用 (EAA法) ?? 合成直链甲基酮。 ???合成支链甲基酮。 ?? 合成二元酮。 ???合成直链一元酸。 ???合成支链一元酸。 ?? 合成二元酸。 合成酮酸。 §13—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 §13—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 亲核取代 亲核取代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