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逐步加成聚合物的生产工艺 (1) 叔胺类:三乙胺、三乙醇胺、三亚乙基二胺、丙二胺、N,N-二甲基苯胺等。 催化机理:发生亲核反应,叔胺与R’NCO生成过渡状态络合物,在其它醇分子进攻下生成聚氨酯并释出催化剂叔胺分子。 4.催化剂与其他助剂 (2) 有机锡类化合物: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辛酸亚锡等。 a. 采用“胺-有机锡”混合催化剂,调节链增长与发泡反应的速率。 (3) 混合催化剂 b. “协同效应”使催化效果比单一催化剂要提高很多。 (4)其他助剂 制备泡沫塑料中需要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聚氨酯橡胶需要防老剂、填充剂及硫化剂等。 两类催化制的相对活性 四.聚氨酯大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二元异氰酸酯+聚酯或聚醚多元醇 预聚体 硬段 软段 a. 软、硬段化学组成、分子量大小及柔性链段比率。 b. R基团的化学组成。 c. 交联密度的大小、交联基团的类型。 PU结构与性能 交联PU 生成的树脂非常坚韧,应用少。 (1)线型聚氨酯 二元异氰酸酯与短链二元醇 二元异氰酸酯与长链二元醇 具有弹性的高聚物 1. 聚氨酯的类型 (2)嵌段型聚氨酯 利用聚酯或聚醚型HO—OH长链,先生成预聚体,再经扩链反应而得到聚酯或聚醚型嵌段的聚氨酯。 (3)交联型聚氨酯 二级交联型:某些极性基团的‘氢键’交联。 一级交联型:通过化学键进行交联。 b. 内聚能:酯基的内聚能大于醚基,所以聚酯二元醇PU链间的作用力较大,耐热性、机械强度较高。 a. 光稳定性: ONC— R—NCO中的R为脂肪族链光稳定性好。 几种基团的内聚能 1.2.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c. 存在交联结构赋予PU分子一些独特的性能。 d. 耐热稳定性 耐热性次序为:酯、醚 脲、氨基甲酸酯 脲基甲酸酯 、缩二脲 五 聚氨酯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采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在其内部产生无数小气孔而制成的塑料。 Mc值 :体型结构大分子中交联点间的分子量的大小。 Mc↓,交联密度↑ ,泡沫塑料的硬度及机械强度↑。 1.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及应用 (1)分类 (2)应用 软泡主要用作衬垫材料,可代替泡沫乳胶。广泛使用于家具、火车、汽车及航空、包装、纺织品和各种泡沫衬垫,如坐垫、地毯衬垫及医药卫生、建筑及国防等方面。 硬泡其比强度高、质量轻、绝热和隔音性能优良,常用作热保温与夹心支持的材料。如冷藏设备、管道和贮罐绝热保温夹层,建筑、国防装方面的夹层材料。 半硬泡具有吸收冲击能的特性,主要用于防震缓冲方面的部件,大量用于车辆、飞机等方面。也可用作密封材料和能量吸收材料。 (1)成泡原理 a. 泡沫的形成:在成泡剂的作用下,产生泡沫。 b. 泡沫的增长:新气体不断产生,泡孔膨大。 c. 泡沫的稳定:在泡沫增长阶段,气泡壁层变薄,要求聚合物有足够的分子量和交联。使用泡沫稳定剂。 2. 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原理 a. 水 b. 低沸点卤代烃,受热气化产生气泡(物理方法)。 (2)成泡剂 (3)反应控制 聚合物形成的反应,如链增长、扩链及交联。 产生气体生成小泡,不断扩散与合并为大泡。 (4)原料组成 a.异氰酸酯:TDI、MDI、PAPI b.聚醚或聚酯多元醇: c.催化剂:常用混合催化剂。 d.发泡剂:水或低沸点卤代烃。 软泡要求Mc值大,故须采用分子量较大的多元醇。 硬泡要求Mc值小,故须采用分子量较小的多元醇。 e.泡沫稳定剂:降低原料各组分的表面张力,增加互溶性及稳定发泡过程,有利于得到均匀的泡沫微孔结构。 Si—O—C型 有机硅泡沫稳定剂 f.开孔剂:直链烃或脂环烃(如聚丙烯、聚丁二烯及液体石蜡等) 。 缓冲和吸音性能良好 隔热性良好 开孔型泡沫塑料 闭孔型泡沫塑料 g.其他组分:阻燃剂及防老剂、稳定剂、增强剂和着色剂等。 聚氨酯泡沫塑科生产方法的比较 (1) 操作过程:一步法和两步法。 3. 生产工艺 (2)发泡成型工艺 a. 手工发泡:计量加入反应物,经高速搅拌混合数秒后,立即倾入模具内进行发泡成型。 优点:设备简单、适应性强,适用于批数少,产品规格变化大的生产。 缺点:产率低,仅使用于少量物料的生产。 b. 浇铸法 (模塑法):均匀的发泡混合料定量地注入金属模具内进行发泡,预熟化,然后脱模,再加热充分熟化。 c. 喷涂法:借助压力使各组分在喷枪内混匀,然后喷涂于施工物表面上进行现场发泡成型。 d. 块状法:连续的机械浇注发泡工艺,其成型泡沫体的横截面呈块状。 e. 反应注射模塑技术 I. 对设备要求高,原料在氮气下输送,用计量泵将物料喷射并瞬时混合,注入模具内反应和固化。 II. 优点是反应快速、生产周期短、模具压力小、可制备形状复杂及大型制品。 (1)混炼型聚氨酯橡胶 b. 原料:多元醇、异氰酸酯、扩链剂及交联剂。 a. 生产方法:采用两步法。 交联剂 端基-O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pdf VIP
- 重庆市渝北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pptx VIP
- 力学实验(解析版)-2025版高三物理寒假讲义.pdf VIP
- 肘关节运动学.pptx VIP
- 2025年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四个带头+违纪行为典型案例解析】与个人检查材料2篇文.docx VIP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docx VIP
-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SJT 11798-2022.docx VIP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四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