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活动学习领域」教学实施之教学社会学分析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實施之教學社會學分析
壹、緒論
當國內教育界沸沸揚揚推展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時,大家琅琅上口的核心概念就是「要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因此在課程改革的九年一貫課程中,特別規畫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領域來平衡傳統學校教育裡科目課程為主,活動課程為輔的缺失,並且依據「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所載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基本理念,冀盼能夠反映以下四項基本理念:提供反思訊息、擴展學習經驗、推動整體關聯以及鼓勵多元自主,有助於實施課程統整與學校本位課程(教育部,民89)。
相對應於傳統的學科科目,「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可說是合併了輔導活動、團體活動及家政、童軍教育(國中階段)四個科目,而這四個科目長久以來都被大部分學校師生及家長認作是無關緊要的「副科」,甚至是「副科中的副科」,挪用課程、師資缺乏、評量馬虎,導致其教與學的效果一直大打折扣。幸而拜九年一貫課程改革重視「能力觀」之賜,「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終於又為活動科目找回了該有的地位與意義。但是觀諸學校教育長久以來忽略活動科目的積習,「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在教學過程中是否真能尋回該有的教育蘊意呢?本研究欲從微觀的教學社會學觀點,針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實施過程加以觀察與分析,期能在「課」的時間結構分析、性別區隔與偏見、課程中的社會語言分析、師生互動以及教師文化等層面,發掘其課程實施現況、遭遇困境以及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反思。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研究者選擇台中縣一所偏遠的山區國民小學作為研究現場,並獲得學校師生的允許進入研究現場,進行「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活動的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本研究目的乃針對「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實施,分析隱含於其中之教學社會學蘊意,而欲達此研究目的,唯有走入教學現場第一線,方是理解現象,探求解答的最佳途徑。
不過,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由於承接了傳統活動課程的包袱,再加上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課」的時間結構、性別區隔與偏見、課程中的社會語言使用、師生互動以及教師文化等可能出現的不利現象,都可能削弱了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原本設立的理念與善意。
總之,希望藉由本研究的分析,讓教師能夠更謹慎地實踐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並且及早防範或解決可能出現的教學困境;也希望這次綜合活動學習領域重新受到重視,能夠徹底檢視目前學校活動中許多以行政考量為主的例行活動,例如,規定一年舉辦一次的戶外教學參觀活動,因為這類活動除了達到消化經費、師生同遊的目的外,過程中鮮少有意義地規劃與學生的實踐和體驗有關的學習活動,常使教育價值遠低於娛樂價值;應該將資源用在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上,以提高學生在學校活動中的學習意義。
貳、研究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某一國民小學為研究個案,分析其「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實施之教學社會學蘊意。採用質化的個案研究原因,在於Gillham(2000)認為若要觀察人們在其所處的情境脈絡中所表現的行為、想法以及感受,就必須在其所處的情境中與操弄的方法下去研究他們。而個案研究法的目標,乃在於了解研究現場中的單位或對象,重複發生的生活事象(life cycle),或對該事象的重要部份,進行深入的探究與分析,來解釋現狀,或描述足以影響變遷及成長諸因素的互動情形 (王文科,民75)。事實上個案研究的目的並不在於找出事實的對(correct)與錯、真(truth)與假,而是要找出最佳的可能、最有意義的觀點(Merriam,1998)。因此研究者若要對該學習領域之教學實施做深入而具體的描述,需採用詮釋現象學的方式,進行田野觀察、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方能將師生們教學活動的真實面貌與意義呈現出來。
而根據黃瑞琴(民83)的說法,質的問題研究若缺乏研究者個人的省思、關懷和好奇為基礎,很可能會流於空洞無物或索然無味。由於前述的研究動機引發研究者的好奇與反思而從事質化研究,在徵得被研究學校校長的同意後,研究者開始走入現場,以田野觀察與深度訪談的方式,針對該校「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教與學開始從事個案研究。
二、研究架構
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如圖一:
圖一 研究架構圖
三、研究流程、工具與對象
(一)研究流程
本研究共分為四個階段,依序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資料分析階段、完成階段,內含十一項工作項目,以便紮實且有效的完成本研究。茲將各階段及工作項目圖解如下:
準
備
階
段 實
施
階
段 資料分析
階
段 完
成
階
段 圖二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學實施之教學社會學分析研究流程圖
預定時間
工作項目 民國九十一年 民國九十二年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準備階段 蒐集並閱讀相關文獻 擬定研究架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