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庭养生文化研究价值探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光庭养生文化研究价值探析.doc

杜光庭养生文化研究价值探析   摘 要:杜光庭,唐末五代时期处州缙云人。近年来,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围绕“生态、休闲、养生”的主题,全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作为丽水本土的历史文化人物杜光庭,是“学海千寻,辞林万叶,扶宗立教,天下第一”的道门领袖,一生追求道教,一世致力养生。从文化与经济两个视角,研究杜光庭养生文化,以促进丽水养生产业大发展。   关键词:杜光庭;养生;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99-02   五代十国是介于唐末宋初的一段历史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代,但却也是中国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浓郁热情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长期的战乱、离愁,生离死别、妻离子散,不仅礼崩乐坏,还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当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长度不可附加时,便去选择拓展生命的宽度。各种张扬的、个性的,甚至夸张的生命个体被重视、被渲染、被接受。这一时期,杜光庭这一江南传奇式的人物,成为汉唐道家理论和实践的宝贵经验的精妙总结者,成为宋元道家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的有力开拓者,成为道家养生文化的一代大师。从杜光庭养生文化的形成背景、内容精髓研究入手,从养生文化的内涵、经济利益的谋划出发,研究如何弘扬杜光庭养生文化。   一、杜光庭养生文化的形成背景   (一)北方战乱不断,南方休养生息   五代十国本质上是中晚唐的藩镇割据的延续,早在晚唐时代这些藩镇已经存在,至唐亡后这些藩镇仍存在,而且割据更加剧烈,由胜者维持了数十年。五代十国的政权基本上都为昙花一现,因为有实力的将领经常发动兵变夺权。在北方,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对十国有压倒性的中原王朝的出现,各个割据政权间战斗不休,统治者多重武功而轻文治。唐末以来,南方虽也不免遭到战争的破坏,但在十国时期,重大战事较少,政局也较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南方,吴、南唐、吴越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批荒地得到了开垦。吴越在浙东沿海修筑了捍海石塘,以防海潮侵袭,又募民开垦荒田,免征田税,使钱塘成为东南的富庶地区。五代十国时期,南方诸国的休养生息方略让民众得以发展生产、安定生活,为杜光庭道家养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因素。   (二)诗词华丽空洞,书画自然入神   五代诗、文沿袭晚唐遗风,崇尚辞藻华丽,大多内容空洞。唐代中叶兴起了一种新的诗体――词。五代时期,战乱较少,社会经济相对繁荣发达的前、后蜀和南唐,君臣们寄情声色,歌舞升平,为词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杜光庭是著名作家,又是道教科仪的集大成者,其《广成集》现存17卷,“一应斋醮青词文移式 ”,共收录斋醮青词26通。杜光庭青词全为骈文,且有着明确的程式化特征。杜光庭作为一名宫廷道士、一位杰出的道教学者,不仅从事包括搜集和编纂道经在内的各种道教活动,而且还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除了善于撰写精美的青词,书法也别具风格,自成一家。在杜光庭众多的道学著作和一生书法实践当中,处处闪烁着他那思辨灵光的美学思想,对于道教养生文化而言,提供了文化和思想的基础。   (三)一生追求道教,一世致力养生   据缙云县樊有富考证《杜光庭年谱》,从中可以初步了解到,杜光庭自幼受以儒家道佛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聪明好学,被著名诗人方干誉为“宗庙中宝玉大圭”。 23-25岁,在五台山修道,在此期间,曾回处州主持醮祭。26岁,离天台山远游,先游访开化令狐绚,后南行至龙虎山、武夷山,然后西行江西沸湖山等地。27-29岁,游访蜀中成都青羊肆等地。30-40多岁,继续游访蜀川灵迹,后经潘尊师、礼部尚书郑畋等推荐给已逃至成都的唐僖宗,立即得到召见,并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弘教大师。40岁以后,先后撰写《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道德真经广圣义》、《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太上黄■斋仪》。54岁至69岁,杜光庭一直得到朝廷的信任与重用。72岁,王衍受■,杜光庭尊为传真天师,崇真馆大学士。70岁以后,边编撰《王氏神仙传》等书籍边修炼道教,直到终老。从中大致可以看出,杜光庭一生追求道教,一世致力养生。   二、杜光庭养生文化的内容精髓   (一)道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   杜光庭认为道在物先,道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天对人非常厚爱,人要自贵而保爱。重命贵生,是道家养生文化的价值所在。对人的生命要自贵,要保爱。贵生,保生,爱生,不仅要爱护自己的生命,也要爱护他人的生命,更要爱护道给人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道家养生文化为有效保存人的生命和有力延续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二)道在则生,道去则死   道给万物的生存和延续提供了美妙合适的空间环境。阳光、水、空气是一切生物的必需品,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天悬日月,赐予光明和温暖;地载山水,赐予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