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 古建掠影 Japan Construction Report 2013.10.10 日本国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在建筑方面受到中国及欧洲文化的影响,但其建筑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此次赴日本考察,希望能从点滴中品味到原汁的日本味道。 古城堡、神社和寺院可谓是日本最常见的古建筑,它们是日本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是人们了解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古城堡 古城堡又叫“城”,是诸侯的居城。老百姓并不住在“城”中,而是散居在“城”的四周,由此形成所谓的城下町。古城堡可谓日本现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源头。 日本城堡,从公元前后到近代有着将近二千多年的历史,其建筑主要目的是为了御敌于外,因此大多结构坚固,实战性强。城堡外围以壕沟,堆砌石垣,并修筑有坚固的城门箭楼。内筑有5-7层的瞭望塔,塔下部为城主的宅邸。这个瞭望塔现今被称作天守阁,以往日本的建筑多仿承中国的建筑样式,但天守阁却是日本人的自创。 难波宫就是其中典型的古城堡。 公元645年,孝德天皇将首都从奈良的飞鸟迁至大阪,建造了一座名叫“难波宫”的宫殿,是日本现存的一座最古老的宫殿,由丰臣秀吉营建,后昭和年间又再重建,几经战乱,几经重建,呈现我们眼前的是——大阪公园。这座古城最具历史厚重感,20多米高而陡峭的城墙及外围幽深的双重护城河都保留至今(图1-01),内有数栋重要建筑物,是其他任何一座日本古城都无法相比的。 走过护城河上的桥,这座古城气派宁静美丽,路面宽广平坦整洁,步行五百米又见一护城河,同样的石切城墙,苔痕点点,这种城中城得天独厚的军事格具,也给当时带来过辉煌成就。厚重的硬木城门,两旁樱树指路,又是沙石的广场,右边一排是历史博物馆,外墙与城墙色调一致。 正中位置是金碧辉煌的天守阁(图1-02),高约五十六米,为五层九重建筑,内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 像、武器和美术作品等。经过1997年3月的大改修后,其阁楼层层素白,斗拱屋檐穿插其间,给人以既威武又巧致的感觉。绿色屋顶上的黄金装与白墙相互辉映,其华美的姿态得以重现,给人一种甚具魅力的美感。 天守阁巍峨屹立在城中央,象征着大阪昔日辉煌与荣耀,一种全新异域的人文景观让你体验着日本对古城堡的特殊情怀。 日本人何以如此钟情于城堡,一方面因为城堡是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的象征,看到这些古城堡可使心灵得到一种慰藉。另一方面在探访古城堡时,追忆往事,可感受蕴藏其中的那份浪漫与旧时情怀。 二、神社 在日本传统建筑中,神社建筑占有突出的地位。早期神社是模仿当时的居住建筑,其作为日本特有的神道教祭祀场所,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已成为日本传统建筑的代表。 神社的布局与环境同样体现出日本人所追求的恬淡与清幽的审美趣味。神社总体建筑多采用木质结构,表面古朴自然,毫无华丽可言。周围多有围墙环绕,内有不少古杉,茂林修竹,林荫参天。 日本神社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其入口处都设有一个形似“开”字的“鸟居”①(即牌坊,一般是用木料或石料搭建的) (图2-01~图2-02),是神社的重要标志。 神社建筑的样式按入口不同分为妻入口和平入口。正面为三角形屋顶的是妻入口,平直形的是平入口屋檐不同由两块斜面组成只有两道屋檐的简单样式称为切妻造。四面都有屋檐的称为入母造。四面都有屋檐却看不见三角形屋檐的称为寄栋。世界文化遗产,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春日大社的一鸟居参道两边树木繁密茂盛,一排排年代久远的石灯笼严阵以待。灯笼的材料有木制的、金制的、陶制的和石制的,其中石制的灯笼最普遍。春日大社的本殿 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是大阪四天王寺593年由圣德太子所建立,是日本。寺院多次遭遇战和天灾毁坏,但每次都得以重建,所以至今仍保持着最初建造时的飞鸟时代的雄姿,充分体现了这座寺庙的悠久历史和它在大阪人心中的地位。大佛殿,金堂中心,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南大门(图3-05)是正门,宽约50米、高约25米。于760年建成但因为火灾烧毁了,于镰仓时期被修复重建世界遗产。寺域广阔,规模宏大,其整体布局,完全是参照唐朝最高级的寺院规制兴建的,如今在中国已找不到同类型及同规模的建筑。 从古城堡,神社及寺庙中我们看到了日本对古建筑的保护所采取的原则是不求原汁原味,但求神韵与风格的统一。 日本对一个城市古都风貌的保护,主要是通过 建筑风格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来体现,而不仅仅是对 古老破旧的古建筑的维护。当一座建筑破旧得已无法修复时,干脆将它拆除,再按原样重建,保持其古老的建筑风格,即修旧如新,虽新但却是按古法重建,这说明日本经千百年传承,建筑手艺也传承下来。 其次,对古建筑的保护还在于很好地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有功能与活力。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要想使之长久地活在人们的心里,就要使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它与人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