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湖泊湿地里的濒危生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原湖泊湿地里的濒危生灵.doc

平原湖泊湿地里的濒危生灵 长江流域湖泊湿地的美丽与忧伤 长江流域湿地类型多样。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和空间分布,长江上游地区的湿地包括滇池、洱海、程海、碧塔海、拉市海、泸沽湖等云贵高原湖泊群湿地,中下游地区包括有长江干流、支流河滩湿地以及以五大淡水湖为代表的平原湖泊湿地,入海口有河口地区滨海湿地、崇明岛周围水域湿地和沿海滩涂湿地。从湿地类型上来讲,广义的湿地包括了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潮下和潮间海域、河口、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水面等多个种类。长江流域干流江面宽展曲折,支流密布,淡水流量大,而且密集分布着变化剧烈的湖泊群,以及发育良好的河漫滩、湖滨和海滨沼泽,拥有河流、湖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库塘、人工湿地等丰富的湿地类型。这样的湿地系统结构在地球同纬度地区也是唯一的。 长江流域独特的湿地结构不仅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由于人类长期垦殖,使这里成为中国农业的黄金地带,既有湖沼演替过程的自然湿地系统,也有人类活动形成的湿地农业系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然一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 然而,近年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萎缩和质量下降,已经导致长江流域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严重,保护长江湿地环境不仅关乎长江物种的生存,也关系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国家林业局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湖泊从上世纪50年代的1066个减少到现在的182个,湖泊水面减少了60%。湖南洞庭湖水面缩小了46%,江西鄱阳湖水面减少了40%。被列入全球最重要湿地名录的洞庭湖由于围湖造田、泥沙淤积等原因,面积从1949年的4350平方公里减到目前的2625平方公里,而现有的1300平方公里的洲滩,如不采取有力措施,还可能进一步缩减。在面积不断萎缩的同时,洞庭湖湖区周边污染源多,局部污染严重,水质严重下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已经对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然而,保护湿地,留住美丽,让长江远离生态污染、物种灭绝的忧伤,不应该仅仅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环境梦想。2007年,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中心、世界自然基金会和长江中下游五省一市的湿地主管部门联合发起并成立了“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2010年,湿地保护网络拓展到长江流域全流域并命名为“长江湿地保护网络”。 小白额雁的希望之地 小白额雁是一种全球濒危物种。1758年,小白额雁首先被瑞典学者林奈发现并命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们却在欧洲神秘地消失了。小白额雁在地理上有两大种群,即以西伯利亚的中北部的泰米尔半岛为界,以东为东部种群,以西为西部种群。另外还有一个斯堪的纳维亚亚种,目前只有30对~0对,分布在瑞典、挪威和芬兰三国。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其全球种群数量在隆冬季节是25000~30000只,它们中的60%都在东洞庭湖越冬。 善于飞行的小白额雁定期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迁徙。每年9月初~9月中下旬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越冬地,通常会在10月初到达东洞庭湖,此时洞庭湖水退滩现,形成了雁类越冬的场所。春季北迁时间相对较晚,是所有雁类最迟离开东洞庭湖的,从3月下旬~4月初迁离越冬地,到达繁殖地前,会选择在兴凯湖做停留,以补充长途飞行消耗的体能并等待繁殖地冰雪消融。向北迁徙多在凌晨开始,会选择刮南风的日子,借助风力,有时成斜线,有时成“一”字形和“人”字形,边飞边鸣叫,那仿佛是鸟儿在欢快幸福地歌唱。 是什么原因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小白额雁来洞庭湖越冬呢?答案是这里有丰富的食物。小白额雁在越冬地的主要食物的苔草,据保护区调查,洞庭湖生长着7种苔草,而且面积达到147平方公里。当洞庭湖在9月底进入枯水期时,苔草会很快在泥滩地生长出来,成为数万只雁群取之不尽的觅食地。到翌年1月,苔草开始枯黄;2月底天气转暖,苔草再次萌芽,湖州会在半个月内变成绿油油的,直到汛期来临被水体淹没而成为鱼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 洞庭湖的小白额雁是幸运的。据保护区专家介绍,最近5年来,越冬种群稳定在20000只左右。它们主要的栖息地如大西湖、小西湖、采桑湖、丁字堤、春风、七星湖等都由保护区设立了管理站,尤其是大小西湖和丁字堤,在越冬期还实行了封闭管理,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管理。关于小白额雁的零星报道也逐年增多,先后在天津、武汉、南京、杭州、香港、台湾发现它们越冬的踪迹,受到当地的高度关注,这都是令人鼓舞的好消息。 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境内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1992年成为我国首批六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1994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这里是我国湿地水禽的重要越冬地,也是重要繁殖地、停歇地,每年在这里栖息的雁、鸭等水鸟达数百万羽,是鸟类的天堂和乐园。这片区域在东北亚鹤类迁徙网络、东亚雁鸭类迁徙网络和东亚一澳大利亚涉禽迁徙网络等区域物种保护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拯救世界濒危物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