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岭地区深部金矿成矿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秦岭地区深部金矿成矿分析.doc

小秦岭地区深部金矿成矿分析   [摘 要]小秦岭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有利成矿区带,随着资源的开发,区内地表和近地表的金矿资源已基本枯竭,在这种形势下,本文针对区内深部金矿的存在进行研究,并对矿床规模和矿化标志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秦岭金矿;成矿分析   中图分类号:P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小秦岭地区横跨陕西和河南两省,地质构造上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岭造山带自早前寒武纪以来经历了多阶段、多体制的构造演化过程,印支期以来,扬子板块、南秦岭地块及华北板块的对接碰撞使得秦岭全面造山,营造了多地体拼贴的大地构造格局;尤其是燕山期又受到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影响,使区内经历了多个构造岩浆旋回,壳-幔物质交换、地表与深部地质作用强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其中小秦岭金矿在我国黄金矿产规划中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浅层已基本被控制的基础上,如何寻找小秦岭地区深部含金矿脉,是我国现阶段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面对的问题。   1.小秦岭矿脉规模及矿化深度   小秦岭地区金矿均受剪切构造带控制,这些剪切构造带也称矿脉,属于壳型剪切带。壳型剪切带的一般延伸长度大,陡倾斜穿切地壳延深到下地壳和上地幔,活动时间长。本区剪切带基本具有上述特征。区内长度最大的构造带长为16km,其次为8km。据统计目前已知长度大于1000 m的剪切带,约100余条。按照一般长与斜深之比3∶1估计,最长和次长的矿脉其斜深应大于5km和2.7km。与已控制的400~900 m相比,本区具备深部找矿构造条件。   据区内已知金矿的矿化标高为:矿化最高标高2193 m,矿化最低标高0 m,总体矿化高差为2193 m。同一条矿脉已控制矿化高差最大有杨寨峪1695m以及东闯1510 m、大湖钼金矿床1000 m、文峪841 m,其他矿区目前已控制的矿化高差均小于 650 m。   1.1 太华群的下延深度   太华群为本区金矿的矿源层,因此,太华群是否向下延深,是金矿成矿的决定因素。从前述已知,本区太华群变质核杂岩体是一个有根的地体,是华北地台结晶基底的一部分,其向下延深是肯定的,并得到了物探资料的证明。该区重力异常是由太华群引起的,对重力异常的研究和下延深的计算表明,太华群下延深度为4.7~13.5 km。这就说明,至少在4.7 km的深部还存在太华群,也就存在找到金矿的可能性。   1.2 燕山期花岗岩体的深度   本区金矿的成矿热动力来自燕山期花岗岩浆期后热液,主要为文峪和娘娘山两个岩体。与成矿关系最密切的为文峪岩体。文峪岩体出露面积65 km2,娘娘山岩体出露面积33km2。它们有强度大致相同的航磁异常。异常变化梯度北缓南陡,南北两侧匀出现负值,推断岩体向下延深有限。用切线法、特征点和积分法求得文峪岩体平均中心埋深为4.17km,推断下延深度约为9 km,娘娘山岩体平均中心埋深为6.2 km,推断下延深度约12 km。9~12 km的下延深度对本区深部成矿构成重要条件,也就支持了深部成矿的认识。   2.矿床规模及上部矿化标志   规模较大的矿床必然存在着规模较强的成矿作用和良好的矿化富集地质条件;规模较小的矿床其矿化规模、强度、成矿地质条件均较小或较差。规模较大的矿床其矿化连续性好,单个矿体规模大,其倾向延深应该较大。在小秦岭矿区中,局部大矿脉上部矿化富集段长 1500~400 m,垂深高差 500~900 m,弱矿化段垂深高差600~700 m。因此规模较大矿床是深部矿体预测的标志。   2.1 剪切带产状与规模的标志   剪切带产状变化对矿体的分布具控制作用。在同一个矿床内矿体的分布往往与一定走向段有关,不管控矿的剪切带走向如何,剪切带倾角变化处,特别是缓倾角部位均为主要矿体产出部位。因此,剪切带产状变化是深部矿体的预测标志。   小秦岭地区剪切带规模一般与矿化强度正相关,规模(长度)大的剪切带往往控制着大型金矿床,规模(长度)较小的剪切带控制着中小型金矿床,规模大的剪切带其延深一般较大;因此,规模大的剪切带是深部成矿预测的良好标志。同时,剪切带分布密度与矿化强度成正比,特别是同序次不同级别的剪切带密集成群出现是良好的预测标志。在密集成群出现的剪切带中一定有一条为主结构面,为主要控矿构造;因此,主结构面也是良好的预测标志。   2.2 矿体长度与斜深、含矿率、无矿段长度标准   不同矿脉和矿体长度与斜深之比、矿脉含矿率及无矿段长度不尽相同,依此可较精细地圈定矿体位置。   2.3 矿体侧伏标志   构造控矿的特征之一是矿体往往有侧伏现象。产生侧伏的原因是早期糜棱岩带在成矿过程中受力而形成的。侧伏方向往往和主应力方向一致,或者反映了边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