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doc

心源性猝死案例的法医学鉴定 摘要:目的:为了能够为心源性猝死案件提供可靠的法医学鉴定结果,对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发病原因和法医学病理学特点进行探讨研究。方法:统计收集86例心源性猝死的案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死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死因、死亡场所等情况。结果:86例心源性猝死的死者中有男性死者58例,女性死者28例,死者年龄多处在18-45岁之间;发病原因主要有:37例死者患有冠心病,22例死者患有心肌病,10例死者患有心肌炎;86例死者有45例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应激反应。结论:由结果可以看出,冠心病患者在心源性猝死案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应激反应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而在法医学鉴定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时,除进行基础的尸体解剖以及对死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之外,还要联系死者的过往病史,只有对死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分析才能得出明确的死因。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4-0159-02 作者简介:安宪章(1981-),男,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汕头市公安局潮阳分局刑侦大队技术股,法医师,研究方向:法医活体损伤与尸体检验鉴定;梅柳生(1983-),男,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公安分局,法医师,研究方向:法医学。 猝死多是由于死者身体内的重要器官出现急性的功能障碍或者是由于死者本身存在未被发现的潜在的疾病而引发的突然性死亡。猝死者的身体状况在死亡前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在死亡前往往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猝死往往发生在一些正常的日常活动中,在人们的意料之外。由于猝死事发突然,容易引起人们对于死因的误解和怀疑,并且也有可能有人借此来对其犯罪行为进行掩饰,因此对于猝死原因的追究是极有必要的。心源性猝死指的是由心血管类疾病而引发的出乎人们意料的突然性的自然死亡。相关文献表明,心源性猝死高居猝死排行榜之首,在我国,心源性猝死就占了猝死的50%-60%左右。本文统计收集了86例心源性猝死的案例,对其进行法医学鉴定,从而确定其发生的原因及先关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案例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所统计收集的86例心源性猝死案例均是笔者工作单位在2013年-2015年期间内的受理的需进行法医学鉴定的案例。选取案例的标准为:1.所选取的案例都经过了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还有一些案例进行了毒物分析的检验,排除了死者可能由于机械性窒息、机械性损伤或者是由于中毒死亡,并对死者有可能患有的疾病进行确诊;2.所选案例中的死者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心源性猝死的诊断标准。 (二)心源性猝死死者的性别及年龄 所选取的86例心源性猝死的案例中,有男性死者58例占67.4%,女性死者28例,占32.6%,男女死者比例约为2:1。案例中死者的年龄分布范围为2个月-80岁,其中3岁以下有3例,3-18岁有5例,18-45岁有42例,而45岁以上的有38例。 (三)心源性猝死发生的时间及地点 通过对选取的86例心源性猝死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有52例死者猝死发生于温度较低的秋冬季节,占总案例的60.5%,而剩余的34例死者猝死发生于春夏两季,占39.5%。而死亡场所由统计结果来看,13例猝死发生于睡眠过程中,15例猝死发生在一些医疗场所,而剩余的58例发生于监管场所。 (四)诱发心源性猝死的原因 通过选取的86例心源性猝死案例死亡之间的相关活动进行了解,得出了以下几种可能的诱因:1.有54例(62.8%)是在争吵厮打过程中、在进行一些体力劳动等活动时出现应激反应而引起猝死;2.有17例(19.8%)是在进行输液、晨起、洗澡等使心脏负荷突增而引起猝死;3.有15例(17.4%)是在摄入毒品和酒精之后引起身体不适而引发猝死,其中由于饮酒的有12例(14.0%),吸毒的为3例(3.5%)。 (五)导致心源性猝死的病因 通过对性源性猝死的资者进行尸体解剖和病理学的检查,发现发病原因主要有:37例(43.0%)死者患有冠心病,22例(25.6%)死者患有心肌病,10例(11.6%)死者患有心肌炎,9例(10.5%)死者有动脉瘤破裂的症状,还有8例(9.3%)死者属于结构异常性心脏病。 二、讨论 (一)心源性猝死出现的年龄、性别和时间及其原因 由本文的统计结果来看,选取的86例案例中,有42例发生在18-45这个年龄段内,占总案例的52.3%,而86例案例中有有男性死者58例占67.4%,女性死者28例,占32.6%,男女死者比例约为2:1。经过分析,一般18-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处于青壮年期,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较大,而成年男子相较于女性来讲承受的压力更甚,因此男性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也有可能与一些男性抽烟饮酒的不良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关系。 而从心源性猝死出现的分布时间来看,发现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