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导学案学生
《定风波》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诵读并背诵本词。
过程与方法:学习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苏轼达观的处世态度。
【学习重点】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了解苏词的艺术风格。
【学习难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
【学法指导】
1、朗读; 看时代背景 、课下注释以及知识链接。
2、学方法:即事感怀诗词鉴赏方法。(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3、鉴赏方法:首先要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 ?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 ”?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
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不看不讲
一、诵读课文,积累感悟
初读 注意句读,读准音韵。
自读 参照注释,疏通词意。
范读 体味语言,丰富想象。
齐读 读出情感,读出节奏。??
二、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新知学习 不议不讲
五、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轻”含义?
2、“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是否只指自然界的风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六、拓展提升
现在,很多同学面对高考的压力而无所适从,请你运用苏轼的人生观以《东坡对你说》为题,为这些同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鼓励一下他们。
【知识链接】
什么叫张本?(为事态的发展预先做的安排。)
2、苏轼生平简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书画家。
1037年生于眉州眉山,在现在的四川成都南。
1056年,虚岁21岁,进京赶考。既东京汴梁,今天的河南开封。1057年考中进士,到1069年王安石变法,十多年间主要在京城任职于史馆,当然实际上没干几年,因为期间他的母亲、妻子王弗、父亲先后去世,服丧守孝近6年。
1071年因上书反对变法,被革新派排挤出京城,外放任杭州通判。今江苏杭州。
1074年改任密州,现山东诸城。
1076年改任徐州,现江苏徐州。
1079年改任湖州,现浙江湖州。被外放十余年,本以为朝中之事与他瓜葛不大,没想到的是到湖州不到三个月,他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祸事(一起一落),因当时李定等人故意曲解诗句,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将苏东坡下狱,既“乌台诗案”,这在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有详细记述。苏东坡坐牢103天,受尽折磨,曾经同关在一起的一名官员曾写诗到:遥怜北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好宋太祖赵匡胤年间就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东坡才免的一死。
1080年出狱,被贬黄州,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农村的民兵队副队长。职位相当低微,以至生计不能维持。于是他带领家人开垦于城东的一块坡地,“东坡居士”便是这时起的。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写出前后《赤壁赋》,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当然还包括这首《定风波》。
1084年改任汝州,今河南地界,但因路途遥远,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请求后改任常州,未到常州,宋神宗驾崩。王安石改革派被打压,司马光为相。
1085年主管登州,今山东蓬莱。之后被召回朝。但又因上书反对司马光全部废除新法。又遭排挤(二起二落)。
1089年再度自求外调杭州。
1091年又改任颍州,今安徽阜阳。
1092年改任扬州,今属江苏。
1093年改调定州,今河北定县。
1094年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
1097年再贬到儋州,在今海南(三起三落)。千年前的海南,那是蛮荒之地,是朝廷流放严重的、死不改悔的罪臣的首选场地。到了儋州,真乃天高皇帝远,你造不了反,发点儿牢骚也没有人听得见。家破人亡的苏轼做好了死在海南的心理准备,正如诗中所道:“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九死蛮荒吾不悔,兹游奇绝慰平生”。
1101年遇赦,北返,途中卒于常州,葬于汝州郏县,今河南郏县。享年65岁。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文学成就:
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有独到的成就。
在诗歌方面: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他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北宋词坛上,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扩大词境,对词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有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如《进策》、《思治论》等,尤其是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除诗词文赋而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