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东站往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沈阳东站往事.doc

沈阳东站往事   如今的“沈阳东站”是当年“奉海铁路局”旧址,名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在沈阳东站大楼标注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   史料上记载:奉海铁路全长251.2公里,1925年7月开工建设,自奉天古城大北边门外毛君屯起,东北行经抚顺、营盘、南杂木、梅河口到吉林省海龙县,于1927年8月正式通车,9月正式开始办理客货运输业务。   奉海铁路的修建过程,真正体现了中国人强烈的的民族自尊心。因为之前沈阳的南满铁路、京奉铁路、安奉铁路等,路权都被外国列强把持着,因此沈阳的物资、抚顺的煤炭、辽东的木材、辽河平原的大豆等都被列强据为己有运往国外。   早在1919年,时任奉天代省长的王永江就提出自建“奉海铁路”的想法,并得到张作霖的支持。当时东北人口增加,垦地增多,进出口贸易增长,张作霖希望修建自己控制的铁路,与日本人把持的南满铁路等抗衡,把海龙地区柳河、东丰、西丰等县的农副土特产品由中国铁路转运出去。   得到张作霖的支持,王永江于1922年开始与“满铁”交涉,要求日本人放弃修建开原、海龙、吉林间的铁路。资料记载,最初“满铁”横加干涉,声言这一路线与南满铁路平行,会妨害“满铁”营业,有违条约。后来“满铁”向奉天省公署提出,如果让他们垫款代筑洮昂铁路,他们便不干涉中国自修奉海铁路。王永江不得已,允其所请,一方面同“满铁”签订了洮昂铁路借款包工合同,一方面规划奉海铁路的兴筑。   1925年,一个完全由中国人自筹资金创办的奉海铁路修建公司正式成立,地点在今沈阳市大东区八王寺旧址附近,后改称沈海铁路公司,当时省府委派王镜寰为公司总办。铁路修建在经费上采取官商合资,只准中国人入股,总投资为银元2000万元,奉天省财政厅拨款1000万元,商民认股1000万元。   据记载,1927年9月奉海铁路竣工后,又于12月延长至朝阳镇。此外,还修建了自梅河口至辽源的支线,长66公里。   可想而知,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条铁路建成所引发的轰动。因为它是由中国人自建自管的铁路,表明中国人在东北不用外国资金、不用外国技术,也能自己兴建铁路。   今天的沈阳东站当时叫“奉海站”。1929年奉海铁路改称“沈海铁路”,站名也随之改为“沈海站”。1930年沈海铁路公司设计修建新站大楼,1931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大楼总建筑面积1971平方米,坐南朝北,中心建筑为三层,东西两侧配楼为二层,地下一层。   “奉海站”的建成虽彰显了中国人的气节和智慧,但是选址远离市区,车站也显冷清。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对“奉海站”的建设十分重视。为了使奉海铁路运输通顺起来,决定发展客运运输和加强车站周边建设。   当时,车站周边大多是从山东、河北逃难而来的农民,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张学良决心在此地建立一个新的商业区,便派张惠临着手创办“奉海”商业区。   张惠临将奉海火车站北面方圆两平方华里规划出若干地块进行招商,许多商人纷纷到奉海商业区购置地块建商业门市。到1930年夏天,奉海商业区便有了规模,商场、粮栈、山货收购栈、饭馆、旅社、赌场、妓院、大烟馆、澡堂、照相馆、理发店、油坊、烧锅、豆腐坊、糖坊、染坊等等应有尽有。各路商家涌向这里,夜晚灯火通明,白天车水马龙,各地土特产品在此聚集交易。   为繁荣奉海商业街有一个人值得一提。此人名叫程广和,山东登州府人,少年时便闯关东给人家当伙计,青年时期自己独立经商,逐渐获得了积累,并娶了一个有些名气的京戏演员为妻。   程广和听说设立奉海商业区只招中国商户,出于民族义气率先购买了地号,并在该地搭起了简易戏台,由妻子挂牌唱戏。唱了几个月,一个大戏院建成了,起名“广和戏院”。不久,程广和在戏院东侧又建了一座一百多平方米的商场,设有30多个摊位对外招商。他的招商条件有两条,一是不许经营外国货,尤其是日本货不准入场;另一条是积极推销爱国货,还专门为发明“老火车头”牌牙粉的刘凯平设了一个摊位,出售“老火车头”牌爱国牙粉,以国货抵制日货。   程广和生意兴隆后,又建起了“广和粮栈”,上下两层,楼下是粮栈和饭店,楼上是旅社。他非常同情穷苦人,春秋两季在广和粮栈后院设粥锅,救济吃不饱饭的穷人;冬季由粮栈施舍穷人米粮,每日一人一斤米;还收容一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儿童,颇受好评。在奉海商业区,程广和也成了名人。   1929年春,程广和又在大戏院后身建起了“广和楼”,上下三层,楼下是舞厅,二楼是普通旅社,三楼是3个高间和一个小会客厅。这个“广和楼”有个伙计,20多岁,人称小刘先生,是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韩源波安排进去的共产党员。自此,“广和楼”便成为沈阳地下党组织的工作点。据时在满洲省委的朱新阳回忆:“当年为了使刘柏刚、赵唯刚打入东北军,就是在‘广和楼’三楼小会客厅开会研究的,这里是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