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投资海外耕地国别选择模式的地缘分析.doc
美国投资海外耕地国别选择模式的地缘分析 【摘要】 人地互动关系显示,土地既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场所,也是人类养活自身的资源来源和改造世界的对象。自然地理载体――土地,是一个静态要素,但当人们在政治经济活动和国家关系处理中首先思考自然地理时,地理要素转为地缘要素,继而成为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从阐述美国自然地理、地缘特征入手,结合其海外农业开发的历史,解析特定地缘环境影响下,美国粮食地缘战略的形成以及由该战略部署的当前美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全网式国别选择模式与特征。 【关键词】 海外耕地投资 国别选择 地缘分析 一、引言 从21世纪开始,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战略学界在地缘研究领域就有了“权力大竞逐”(power game)这样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纵深发展,国家利益的地理界限已大大突破的背景下产生。将这个概念及各国拓展地缘空间的表现加以综合归纳,可以说,当今世界正在进行一场“资源战”。获取资源的“战争”不再直接表现为地理空间的军事占领,实力大国充分发挥资本力量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谋求地缘优势地位;“资源”的类别也不再仅仅指石油、粮食和矿产,国际资本在2007―2008年的全球性粮食危机爆发后正加速进入农业产业链的上游领域――耕地。至此,全球掀起一股海外耕地投资热潮。GRAIN是国际上最早关注海外耕地投资的组织机构,其于2012年发布了416个海外耕地投资案例。国际范围内以土地为对象的资源竞逐情势图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份情势图显示,不仅资源匮乏的海湾国家、印度、韩国等正着力构建海外耕地投资举国战略,全球耕地面积最大、粮食出口量最多的国家――美国,亦不遗余力地在海外寻求耕地资源。 人类文明发展中,土地是许多民族崇拜的精神寄托。人地互动关系显示,土地既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也是人类养活、发展自身的资源来源,更是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对象。在一定时空内,自然地理载体――土地,是一个静态要素,无法选择,不易改变;但人类的社会交往让其具有动态性;当人们在政治经济活动和国家关系处理中首先思考自然地理时,静态转化成动态,地理要素转为地缘要素,继而成为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据。任何民族和国家在面对自己独有的地理环境时,都会结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衍生不同的地缘战略思维,做出不同的地缘战略选择,进而形成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据此地缘逻辑,本文拟从阐述美国自然地理、地缘特征入手,结合其海外农业开发的历史,解析特定地缘环境影响下,美国粮食地缘战略的形成以及当前美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国别选择模式与特征。 二、美国的地缘环境 1、美国的自然地理 美国,位于西半球,由美国本土、阿拉斯加州及夏威夷州三个部分所组成。本土东临大西洋,西面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北邻加拿大,总面积962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东西长4500公里,南北宽2700公里,海岸线长22680公里。全境地貌分成四个地区:东南部沿海平原(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部阿巴拉契亚山地;中部平原地区,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北起五大湖沿岸,南接墨西哥湾,大致可分为东、西平原两个部分(被称为“大草原”);西部山地地区,自西向东包括海岸山岭、喀斯喀特岭、内华达山脉和落基山脉,该地区有着丰富的水系和矿产资源。 2、美国的地缘环境特征 美国地缘环境特征表现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海洋国家的“霸权扩张”和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美国蕴含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袤、肥沃的土地(1.2亿公顷耕地),怡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部分属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丰富的水系资源(拥有世界第三大河流密西西比河和世界著名五大湖)、畅达的长达四万多公里水域渠道,以及建设优良的通往世界各地的码头、港口,使美国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可大规模生产多样性作物。小麦、玉米、蔬菜种植在东南部沿海平原地区;阿巴拉契亚山地以东方向80万平方公里的肥沃盆地,进行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商业种植。本土中部地区“大草原”,进行畜牧养殖。即使西海岸的低山地区也有狭长的适宜农作的土地。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使得美国能够充分、自由发展,而不像欧洲国家那样面临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压力,如关税壁垒、跨国运输边境限制等。 优越的地理位置,开放的自然环境,亦培育了美利坚民族乐观积极、勇于探索的精神,他们蔑视传统和惯例,以物质主义为理念的,且好移动的。美国学者利德基说:“美国民族的个性与价值观点,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构成,最终是与其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的。这一观点从未受到过怀疑”。费孝通教授在分析美国人的性格时也这样认为,“攀登成了美国人特有的性格;上升,上升,不肯停留在一个地方或是一个地位上。这种‘扩张’的人文性格反映着美国的历史”。自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