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论语十二章(测)-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上册)(解析版).docVIP

专题10 论语十二章(测)-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上册)(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0 论语十二章(测)-2016-2017学年七年级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上册)(解析版)

(30分30分钟) 一、古诗文默写(8 分) (1)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的句子是: , 。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抒写悠悠不尽“思乡”情思的诗句(限七年级学过的古诗词)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答案】(1)老骥伏枥?(2)青山郭外斜?(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枯藤老树昏鸦?(5)谁家新燕啄春泥?(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或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扁鹊投石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战国策·秦策》) 注:①扁鹊:医学家,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术高明,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②秦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③示:给……看,④已:停止,病愈的意思。⑤石:古时治病用具,一种针灸用的石针。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 君以告扁鹊 ( ) (3)君与知之者谋之 ( ) (4) 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 ) 【答案】(1)扁鹊 (2)把(3)商量(4)使…灭亡 【解析】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注意总结“之”“以”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面与“扁鹊怒而投其石”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而忘操之 B拔山倒树而来 C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D 温故而知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扁鹊怒而投其石”中“而”表承接,A项的“而”表示转折。B项的“而”表示承接。C项的“而”表示转折D 项的“而”表示条件,才能。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答案】(1)将使您的耳朵(听觉)不灵敏,眼睛不明亮(2)?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绿色的水潭水面平静,可以清晰的看到岸边各种事物在水中的倒影。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扁鹊的话一是针对 而言,一是针对 而言。(2分) 【答案】治病 治国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段大意,然后才能从文中得出医病和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来源:学科网]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10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来源:学科网ZXXK]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②可以为师矣 ③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思而不学则殆 [来源:学科网] 【答案】①真诚、诚实 ②可以凭借?③???好的方面、优点 ④?疑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3分)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答案】博学而志向坚定,好问而多想当前的事情。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注意句中的“笃志”“切问”的含义。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是什么关系?你赞同孔子的观点吗?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的认识。(3分)[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答案】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我赞同孔子的观点。“学”是基础,不付出学习的行为就不会有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死学,没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终究会一无所获。反之亦然。 【解析】 试题分析:观点最好赞同。注意本题不是要求翻译句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