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生长2.ppt
1.有机化学药剂 1)酚及其衍生物( 5%苯酚) 损伤细胞膜,使蛋白变性 2)醇类(70%乙醇 )溶解脂而破坏膜结构,使蛋白变性 3)醛类(甲醛 40%,戊二醛 2% ) 与氨基酸、蛋白的多种基团共价结合而使 其变性 有机化学药剂 4)酸类(山梨酸、苯甲酸) 有机酸可有效抑制酶的活性,用于食品和饮料、化妆品等的防腐 5)表面活性剂(新洁尔灭、洗衣粉等) 与磷脂分子作用, 改变细胞稳定性和透性,使细胞内含物(K+)逸出,引起微生物生长停滞和死亡 2. 无机化合物 1 卤化物 F?Cl ?Br ?I 与细胞内蛋白中酪氨酸结合,或强氧化剂破坏细胞膜结构。 2)氧化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对细胞成分的氧化作用。 3)重金属及其化合物(Hg2+, Ag+, Cu2+) 与 -SH 结合使蛋白变性。 3. 染色剂 碱性染料(结晶紫、龙胆紫) 阳离子基团与蛋白质氨基酸的羧基或 核酸的磷酸基结合, 阻断细胞正常代谢。 G+ 菌比G- 菌对碱性染料敏感 4. 化学治疗剂 结构上与病原菌的生长因子相似,并能以竞争方式取代它,干扰或阻断病原菌正常代谢过程。 磺胺类 ----生长因子类似物 四氢叶酸的合成 二氢蝶啶 二氢蝶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嘌呤、嘧啶、核苷酸 前体 一碳基转移 对-氨基苯甲酸 磺胺 对-氨基苯甲酸 四氢叶酸 化学治疗剂 ---- 抗生素 作用机制: 1 抑制细胞壁合成:青霉素(G+)、先锋霉素、杆菌肽。 2 损伤细胞膜:多粘菌素、短杆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3 干扰病原菌蛋白合成: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30S)、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50S)等; 4)干扰核酸合成:灰黄霉素、利福霉素、丝裂霉素C 等。 化学治疗剂 微生物的抗药性 1 缺乏某类药物作用的结构; 2 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 3 药物作用部位被修饰改变; 4 形成“救护途径”; 5 药物不能透过膜; 6 将药物泵出胞外。 重点: 1、微生物生长的定义。 2、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测量 数量和生物量的测量 。 3、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及意义。 4、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本章小结: 思考题: 1、测定细菌数量及生物量的方法有哪些?原理是什么?使用范围及优缺点是什么? 2、什么是细菌群体的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期?各个期的特点是什么?认识这四个期有何实践意义? 3、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主要用于哪些物品的灭菌? 4、什么是水活度?水活度对微生物生长有何影响? 5、为什么专性厌氧微生物遇氧不能生存? 6、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是什么?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的机理是什么? 7、什么是抗生素?作用机制主要有哪些? 8、微生物的耐药性机制有哪些? 9、掌握二次生长、同步培养的概念。 * * * 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空气湿度大,利于微生物生长(霉变) * * * * Figure: 20-16 Caption: a The simplest sulfa drug, sulfanilamide. b Sulfanilamide is an analog of p-aminobenzoic acid, which itself is part of c the growth factor folic acid Section 5.1 discusses growth factors . 第二节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温度 水和渗透压 酸碱度 氧和氧化还原电位 辐射 化学杀菌剂和抑菌剂 一、温度 temperature 最适生长温度 最高生 长温度 最低生 长温度 一 、微生物生长的温度类型 嗜冷 耐冷 嗜温 嗜热 极端嗜热 从0℃以下到100 ℃以上的地球各部位均有微生物 微生物生长的温度类型 微生物类型 生长温度℃ 分布 最低 最适 最高 嗜冷 -12 ?0 5? 20 12? 30 两极地区 海水及冷藏箱 嗜温型 10?20 25?40 40?45 哺乳动物 生活环境 嗜热 30 45?60 70 堆肥和沼气 发酵池 极端嗜热 30 70?90 100 以上 温泉及火 山口 二 应 用: 利用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保藏菌种。 利用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消毒灭菌。 干热灭菌 烘箱 150-170oC,1-2hr 湿热灭菌 灭菌锅 121oC,30min 巴氏消毒法 62-63oC,30min; 71.7oC,15s 灭菌:杀死或消除 全部微生物 消毒:杀死或消除或降低 病原微生物 防腐:防止或抑制 微生物 致死温度: 10分钟内杀死微生物的最低温度 微生物 致死温度 ℃ 多数营养体 50 ? 65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