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李煜词风的变化.doc
论李煜词风的变化
摘 要:李煜对词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从描写宫廷生活的富丽堂皇到描写国仇家恨的无力抗争,词的内容不再是普遍的娱乐生活或爱情,而是对自身悲惨境遇的慨叹。他的词风随着他的经历而改变,为后来苏轼、辛弃疾等的“豪放派”埋下了伏笔。
关键词 词风 宫廷生活 怀念故国
李煜在词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特殊的经历,使他的词前后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对后世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将李煜的词分为亡国前和亡国后两个阶段,并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分析其词风的变化。
一、李煜生平及时代背景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改名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的第六子。公元959年,李弘冀暴卒。李?封李煜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令其住在东宫。公元961年,李?迁都南昌,立李煜为太子。六月李?死,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公元973年,宋太祖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公元975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公元976年,后主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公元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据宋代王?的《默记》记载,李煜最后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
二、李煜词的分期及其特点
根据李煜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的特殊经历,他的词大致可分为亡国前后两个阶段。
(一)前期
1.帝王奢华生活。李煜因为生在帝王之家,从小衣食无忧,养于深宫,所以诗词多局限在奢华的生活上。并且,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一片萧条,人们多沉浸在女乐声伎之词中,逃避现实,而李煜也不例外。
2.离别相思之作。李煜的这一类词并不是很多,但也明显有自己的特色。这类词的创作标志着李煜摆脱了花间词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这一时期由于李煜特殊的地位和生活环境,形成了他以豪奢香艳为美的审美情趣,使得他这时的词作还呈现出一种富贵之态,华丽之彩。尽管李煜这一时期的词作具有不少特色,但总体上还没跳出“花间”樊篱,无论是题材,还是风格、情调都与当时香艳而柔软的词坛世风是一脉承的。
(二)后期
公元975年,李煜从一个小国之君,变成南冠之客,阶下之囚,对于他的命运来说,这是一种大不幸,而对于他的文学创作,却是一种绝好的转机。亡国后李煜被拘于汴京,亡国的悔恨,对江南故国的思念,伴着孤寂、悲凉的心境,反映到他的词作上,促进了他文学创作上的一次大的飞跃。而这其中,《虞美人》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一时期,李煜的词完全脱去了浓丽色彩与脂粉气味,也减少了对于感情直接显露的阻碍,胸中的真情一泄而出, 文随意出,用情真挚。词中呈现出来的景象也多不拘于眼前身边的实景,大多是渺远阔大的虚象,直让人觉得世间之景皆役于其情。
三、李煜后期词的特点
多数学者将李煜的词分为前后两个分期,并以亡国作为分界线,如此划分是因为李煜的词在亡国后相对于亡国前,变化显著,形成了李煜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内容上发生变化
1.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李煜在亡国前,其词作多是描写宫廷的奢靡生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而亡国后,李煜的词多是抒发内心对故国的怀念,以及亡国后心里的悔恨。如《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体现了李煜在亡国后的心理变化。
2.对现实的无奈。他有文人的才气,却被迫成为帝王;他作为帝王,却眼看国家灭亡,他无力改变;成为阶下囚,对自己的现状只能被迫接受,这都是李煜对于现实产生了无力感,内心的无奈无法抒发。于是有了“无奈招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感叹。
(二)表现手法的变化
李煜前期的词没有过多的表现手法,多是直接描写,到了后期,由于内容的变化,李煜词的表现手法也变得多种多样:
第一,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李煜的词大部分都运用了这种手法,直接抒发内心的疑问或感慨,如《相见欢》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三句直白的表达了内心的离愁别绪无法整理的郁闷心情。
第二,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如《忆江南》中,开篇一句“多少恨?昨夜梦魂中。”直接说出了心中的遗憾,甚至天天萦绕在梦中。而接下来却只字不提自己的感情,反而描写旧时游玩的情景,两相对比,更加抒发了李煜内心的愤恨与怀念。
第三,多样化的表现出手法。例如《虞美人》中将“愁”比作“一江春水”的夸张手法等等。
(三)后期词的艺术特色
1.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通过具体的意境、形象,表现出人生中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感受、意绪和体验(主要是愁和恨)。例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对于那种离恨愁肠缠绵郁结、深远不绝的描写,就具有很高的典型性和概括力,能道出各种各样抱愁怀恨的人们的共同感受。
2.语言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