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全国13%的泊位d能力,创出全国69%的吞吐量——青岛港靠什么超越_.docVIP

占全国13%的泊位d能力,创出全国69%的吞吐量——青岛港靠什么超越_.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占全国13%的泊位d能力,创出全国69%的吞吐量——青岛港靠什么超越_

占全国13%的泊位能力,创出全国69%的吞吐量——青岛港靠什么超越_.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 占全国1.3%的泊位能力,创出全国6.9%的吞吐量——青岛港靠什么超越 本报记者 宋学春 《 人民日报 》( 2011年01月29日 01 版)   隆冬时节,胶州湾畔,寒气逼人,而青岛港区的生产场景却热火朝天。万吨货轮穿梭,离靠码头;林立的塔吊不间歇地装卸货物,载重卡车和火车排队进出港区……   2010年,青岛港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5亿吨,集装箱达1200万标准箱,位居全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全球铁矿石进口第一大港,以及全国原油进口第一大港的地位。“十一五”期间,青岛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4.5亿吨,年均递增13.5%;集装箱完成4945万标准箱,年均递增14%,均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   “青岛港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在困难和危机面前就是要挺直脊梁。”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如是说。   练内功科学发展,扩“版图”放眼长远   从2002年到2007年,当中国掀起港口建设新一轮浪潮时,因种种因素,青岛港新建泊位数却是“零”。“这对于一个港口而言,无异于被绑住了手脚!”青岛港人至今感到遗憾。   “建码头发展,不建码头靠挖潜照样发展!”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鼓励全港职工。不向困难低头,放眼长远,苦练内功。他们向创新、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这期间诞生了著名的“振超效率”、“孙波效率”。2003年4月28日,青岛港一举创出了集装箱船时效339自然箱和单机时效70.3自然箱两项世界纪录,桥吊队队长许振超蜚声国内外,“振超效率”成为中国港口的一个服务名牌,许振超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2004年,青岛港又一举创出矿石接卸世界纪录,诞生了“孙波效率”。   纪录不断被刷新,效益不断被刷新。“振超效率”已8破世界纪录,“孙波效率”已13破世界纪录。青岛港用占全国1.3%的泊位能力,创出了全国6.9%的吞吐量,用335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能力干出了1200万标准箱。5年来,青岛港吞吐量增长了103.1%,综合能源单耗下降了21.6%。   2007年9月8日,这是让青岛港人难以忘怀的日子。这一天,随着前湾四期工程开工的礼炮响起,青岛港不建新码头的历史宣告结束。从此,青岛港建新码头、建大码头的车轮奔入快车道。   如今,穿行在青岛港区,令人振奋。   黄岛油港区,30万吨级兼靠45万吨级原油码头,像巨大长臂伸向大海;前湾新港区,四期集装箱码头,可停靠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船;董家口港区,一座3亿吨现代化的大港正在青岛港人手中崛起……青岛港的版图从一个港区(青岛老港区)扩大为包括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董家口港区在内的4大港区。   共享发展成果,构建和谐家园   “岗位是职工的命根子,职工靠岗位养家糊口”;“谁让职工下岗,我就先让他下岗”。常德传的话,青岛港职工至今铭记在心。   青岛港有职工2.1万多名,其中退休职工5000多人,农民工兄弟8000多名。如何做到人人有岗位,人人有满意的收入,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此,青岛港做到了。青岛港的财务人员算了一笔账:2010年,青岛港增加工资1.8亿元。“不管形势如何严峻,困难再大也要坚定不移给职工涨工资。”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汹涌袭来,国际航运业首当其冲,青岛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面对危机,青岛港人没有退却,咬紧牙关迎接挑战。“科学发展不动摇、增长指标不动摇、造福职工不动摇。”2008年11月,青岛港提出了“三个不动摇”。   走出青岛。奔赴210个地市县,走访1105家船东、货主、合作伙伴;先后与10余家企业缔结港航联盟、港货联盟、港港联盟、港贸联盟、港运联盟、港代联盟等;先后组建青(岛)威(海)集装箱码头公司,日(照)青(岛)集装箱码头公司等,并与威海、烟台、日照等兄弟港口联手开通内支线,共同抵御风险。   跳出山东。与连云港联手开通内支线,与中石化合作,打造全国最大的进口原油中转基地,与中船燃等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强强联合,共赢发展。   跨出国境。与全球最大冷藏物流运营商合作,打造亚洲最大的冷冻冷藏物流中转港;与国外名校合作,打造高端职业技术培训基地……   2009年,青岛港生产逆势飘红,不仅没有一名职工下岗,而且,还为全体职工人均增加工资15%。   从2006年开始,青岛港就开始每月给退休职工发放敬老补贴,数额逐年增加。5年来,青岛港已累计发放敬老补贴1.27亿多元。

文档评论(0)

wof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