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中文曲折表达的语用学魅力.doc
试论中文曲折表达的语用学魅力
摘要 :中国人的交际过程讲求含蓄、委婉,常常用曲折手段表达真正的含义,这种策略和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相辅相成,这一策略的恰当运用能有效避免尴尬并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本文列举语言运用实际案例,具体探讨中文曲折表达的语用魅力。
关键词 :曲折表达 语用 委婉
不同于西方人的直接,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讲究交际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含蓄、委婉,配合曲线思维,中文的语用策略也多采用曲折迂回的手段,思维、语言和中国文化传统相辅相成,形成独特且智慧的语言文化现象。传承至今的典籍文献将它们较好的保留下来,成为后人的语用参考。
《孟子?梁惠王下》中记录了一则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曲折迂回的将齐宣王引入话题,连发三问之后,齐宣王竟无言以对,只得“顾左右而言他”了。烛之武单凭一人一口便劝退秦师,司马迁为李陵正义直言却换来残酷的宫刑,使用的语言无二,区别便在于“说”的方法和技巧。
语言的社会功能大体无外乎传递信息和人际互动两种:一方面人们使用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接受信息、储备信息并不间断的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添砖加瓦,完善自己的思维殿堂;一方面人们使用语言维持人际关系的良好运转,保证社会、文化的秩序和文明的传承。曲折表达的语用策略在以上两方面皆展示出自身独特的魅力。
一、曲折表达有效增加传递信息的形象性和感受性
1.古人的曲折表达
古人的曲折表达更多的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文人们借景借物渲染气氛、铺垫情绪、抒发内心感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例子在诗词中数不胜数。其中,起兴是最常见且习用的一种,朱熹曾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言他物”便是一种曲折表达作用不仅缓解了表达者的紧张感,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和意境感。
比如《诗经?关雎?先秦》,又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对自己心仪之人表达爱意想必是极害羞的,无法直接开口人们便曲折的假托他物:或假之以关雎,或托之以蔓草,或喻之以桃夭,在巧妙的营造出美好的气氛同时,向心爱之人表达了“爱意”。
2.日常生活中的曲折表达
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用到曲折表达,最常见的便是表达“拒绝”的信息。由于中国文化传统讲究“恭敬不如从命”,迁就、礼让、不拒绝是文化传统的中庸精神,所以“拒绝”总给人负面的印象。曲折表达“拒绝”一来不过分伤害对方,二来也为自己留下了转还的余地。
拒绝工作机会时我们常说:“由于个人规划和家庭影响等因素,我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贵公司给我的宝贵机会。”,拒绝应酬时我们常说自己有事、或身体抱恙,拒绝别人的表白时我们首先会说“你是一个很好的人”,这些曲折的惯用表达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使用时甚至都是无意识的、行惯性的。
曲折表达不仅用在拒绝,也可表现特定的目的。比如“彼此彼此”这句话的运用:
(1) A:最近工作真不顺利,真是烦死了。(抱怨工作、生活、学习等)
B:彼此彼此,总会过去的。
(2) A:要说这项手艺,还是你比老王强。(面对夸奖)
B:哪里哪里,彼此彼此。
(3) A:能力不过如此,没什么了不起的。(面对刁难)
B:彼此彼此。
“彼此彼此”本义“没什么差别,差不多”,在不同的语境下都避免了直接回答的言语对话,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例(1)中,对待朋友的抱怨,我们不好再说什么,所以不论自己生活事实上是否顺利,或者哪怕顺利,我们都会用“彼此彼此”进行宽慰;例(2)中,面对别人的夸奖,我们用“彼此彼此”表现自己的谦虚;例(3)中,面对别人无理的挑衅,用“彼此彼此”话外音是“我不对你的一切进行评价,但是我知道我们都一样,你没有资格批评我”,并且给对方以警告,表达自己的强硬态度。
3.公众传媒中的曲折表达
公众传媒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面对敏感问题和争议事件,视角客观的同时又必须表达自己的态度时会采用曲折表达的形式。
2014年3月8日,MH370客机失联,机上乘客无一人生还。面对如此惨痛的灾难,新华网于12月11日发表了何帆的一篇含义隐晦的悼念文章《MH370写给2014年的一封信》,后经人民网转载。文章在明确表达哀痛之余,其中的很多语句读来颇有深意,貌似暗合了网络甚嚣尘上的“阴谋论”猜想。
“我没有早一点给你写信,是因为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之中。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慢慢地,我已经可以玩味这场悲剧中的黑色幽默了。飞机出事故的概率大约是20万分之一,而出现多人死亡的空难事故的概率只有三百万分之一。”――表达哀思并深入思考,数据说明飞机出事概率低(潜台词:为什么偏偏这架)。注意用词“黑色幽默”,看似轻松实则沉痛。
“我看到,那个繁花似锦、人人快乐的镀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又或许,那个时代原本就是人们的一种幻觉。我看到了纽约世界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