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年肖老师的防雷辅导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箭式先导 箭式先导的特征: 平均值为2.0?106m/s,变化范围为1.0 ?106m/s- 2.1?07m/s左右, 箭式先导通道直径变化范围亦为1-10m左右。 当箭式先导到达地面附近时,地面又产生向上发 展的流光与其会合,即产生向上的回击,以一股明亮 的光柱沿着箭式先导的路径由地面高速驰向云中。由 箭式先导道回击这一完整的放电过程称为第二闪击。 第三节 雷电的特征参数 1、雷电的活动参数 雷电产生与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因素 有关。 夏季是雷电的多发季节,低为纬度多于高纬度地 区,半山区多于平原。 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发生的雷电强度不同,各次 雷击闪电电流大小和波形差别很大。一般平原地区比山 地雷电流大,正闪击比负闪击大,第一闪击比随后闪击 大。 因此, 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雷电流的大 小、雷电流的波形是描述雷电流特征的重要参数。 而在“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中雷暴日划分的标准为: 年平均雷暴日?20天为少雷区; 20天年平均雷暴日≦40天为多雷区; 40天年平均雷暴日≦60天为高雷区; 60天年平均雷暴日为强雷区。 下表是我国重要城市的年平均雷暴日。 首次及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长时间雷击的雷电流参量 第一节 雷电流热效应的危害 1、雷电流热效应的危害 雷云对地放电,雷电流从雷击点注入被击物体, 雷电流幅值 数十至数百千安 热效应 局部范围6000~10000?C,甚至更高温度。 金属熔化,树木、草堆引燃; 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内低压供配电线路,线路熔断; 这些属于典型的雷电流的热效应破坏作用,防护不 当,造成灾害。 平均雷暴日 平均月雷暴日、平均季雷暴日和平均年雷暴日。 平均年雷暴日是指年雷暴日的多年平均结果,单位天。它反映一个地区雷暴的活动日的多年平均情况,更接近实际,在雷暴气候统计中常被使用。 我国一些重要城市的年平均雷暴日 27.9 台北市 34.0 成都市 23.2 烟台市 35.7 常州市 34.0 香港 83.1 北海市 20.8 青岛市 32.6 南京市 115.5 琼中 78.2 桂林市 25.4 济南市 27.7 哈尔滨市 104.3 海口市 67.3 柳州市 56.4 南昌市 40.5 吉林市 9.3 乌鲁木齐市 84.6 南宁市 47.4 厦门市 35.2 长春市 18.3 银川市 94.6 湛江市 53.0 福州市 19.2 大连市 31.7 西宁市 73.9 深圳市 44.3 安庆市 26.9 沈阳市 31.4 汉中市 76.1 广州市 31.4 蚌阜市 34.7 包头市 23.6 兰州市 55.1 衡阳市 30.1 合肥市 36.1 呼和浩特市 15.6 西安市 46.6 长沙市 51.0 温州市 34.5 太原市 68.9 拉萨市 44.6 宜昌市 40.0 宁波市 31.2 石家庄市 63.4 昆明市 34.2 武汉市 37.6 杭州市 36.0 重庆市 53.3 遵义市 24.3 三门峡市 29.4 徐州市 28.4 上海市 49.4 贵阳市 24.8 洛阳市 35.6 南通市 29.3 天津市 37.6 自贡市 21.4 郑州市 28.1 苏州市 36.3 北京市 雷暴日数(d/a) 地 名 雷暴日数(d/a) 地 名 雷暴日数(d/a) 地 名 雷暴日数(d/a) 地 名 2、雷电的空间分布参数 地面落雷密度 对于雷电放电来说,云与云之间的放电次数多于云对地放电次数,而上述雷暴日或雷暴小时对于这一事实没有加以区分。从防雷角度分析,地闪发生的频数是确定地闪对人类和建筑物的最重要的参数。 雷云对地放电的频繁程度,用地面落雷密度Ng来表示。其定义是每个雷电日每平方公里上的平均落雷次数,又称闪电频数。 3、雷电流的波形 [英]R.H.Golde《雷电》一书的记载和近年来大量的观测表明: 雷电流具有单极性的脉冲波形, 大约有80-90%的雷电流是负极性的, 常见的负电流波形前沿呈拱形。 例如,在圣萨尔瓦托山,纽约州府大厦,意大利观测点,匹兹勒宁大教堂和其他高建筑物获得的电流示波记录都显示出相似的拱形前沿。其中在圣萨尔瓦托山测得到达电流峰值的中值时间为5.5μs。而在意大利观测点测到的时间为7μs。 雷电流的实测波形 典型的正极性电流波形 波头和波长时间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