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201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2013-201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01学年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时达标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

检测·课时达标 【基础组】 1.(2012·天津学业水平检测)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①社会正处于巨变时期 ②各国竞争与政治变革的需要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④儒家思想尚未取得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 A.人与自然的和谐 B.社会现实 C.人与社会的和谐 D.人的生命 3.(2012·山东学业水平测试)孔子曾在杏坛传道授业,他向其弟子阐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克己复礼 D.法不阿贵 4.“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儒家自创立后不断发展。战国时期,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仁政”的学说 B.“以德服人”的观念 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思想 D.“法不阿贵”的思想 6.古语云:“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其中关于“刚柔”的观点符合 (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2012·襄阳高二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至战国后期思想界又出现统一的趋势,即“百家争鸣,一家胜出”。胜出的一家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8.(2012·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战国初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劝说楚王停止攻宋,最后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这位思想家属于(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儒家思想),看上去好像是和霸道(法家思想)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礼”的实质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提升组】 10.(2012·南通模拟)《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 1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的是( )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12.古代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儒家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矛盾和谐、君民和谐以及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的思想是( ) 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2012·合肥模拟)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累累若丧家之犬”等。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 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 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14.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人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据此,你认为荀子( ) ①主张“性恶论” ②重视礼制 ③强调教化 ④主张礼法并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2012·厦门高二检测)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幼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王者欲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

文档评论(0)

ipuf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