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与苏州历史文化名人精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吴文化与苏州历史文化名人 一、吴文化的概念: “吴”,即吴地;“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一般而言,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涉及精神创造领域的文化现象,均属狭义文化。我们这里所讲的指的是广义的文化。 那么什么是吴文化呢?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是指吴地自有人类开始,直至现今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正如著名先秦史学专家李学勤先生所述:“吴文化泛指吴地的文化,把吴国文化前后的源流,以至后世吴地的文化的蓬勃发展都概括在内。”由此看来,吴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吴文化的地域,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即苏州),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可见,吴文化的地域是非常广泛的。 如盛唐前期诗坛上活跃着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的诗人,他们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其实他们当中只有张旭一人是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人,其他三人中,贺知章是越州水兴(今浙江萧山)人。包融是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张若虚是扬州(今江苏扬州)人。 二、吴文化的起源: 吴文化历史悠久,约五千多年以前,吴地这一带由于和中原地区缺少往来,曾被中原人看作是“断发纹身”的“蛮夷之地”。商朝末年,周部落在今陕西凤翔岐山一带诞生,部落领袖古公亶父(后来周武王伐纣而有天下,追尊古公为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长子泰伯婚后无子女,三弟有子昌,聪明伶俐即周文王。按照祖制,泰伯是法定的君位继承人,但古公认为季历的儿子昌,有圣人的瑞相,预料他将能兴周,有意传位给季历,以便再传给昌,但未明显表示。泰伯了解古公的意思,在古公生病时,便托辞到南方采药。他的二弟仲雍也有此意。于是他和仲雍一同拜别父亲,到了江南,在今无锡梅村,从当地习俗,“断发纹身”,建立了“勾吴”国,他们在此传授中原文明,被拥立为领袖。 他俩在这里以棚为窝,断发纹身,随乡入俗,与“土著”人打成一片,开荒立国。共同奋斗了半个世纪,变荒芜为良田,变穷为富,变小为大,变落后为先进。所创业迹,有目共睹,千口皆碑,留下了不可埋没的丰功伟绩。时过百多年,圣人孔子看到泰伯的丰功伟业之后,感动至极,拍案惊呼:“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就是:泰伯三以天下让,谓之至德,老百姓心服口服,才发出如此盛赞。中国史学之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吴太伯世家》列为三十世家之首,赞为世家第一。 “泰伯长而无嗣”,死后仲雍即位,子孙世袭。季历接周位,传于其子姬昌(文王),姬昌传于其子姬发(武王),迁都镐京,牧野之战灭商平天下,追封泰伯于吴,从此吴国成了名正言顺的诸侯国,吴文化由此发源,吴王阖闾、夫差均为其后人。以此来看,泰伯、仲雍乃吴文化的缔造者。 三、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1、吴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特征 从吴文化的起源可以看出,“吴文化”是由泰伯带来的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相结合而生成的,它就象一个混血儿,其本身就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结晶,这种文化的融合性就决定了其开放性和包容性特征。 春秋时期,吴人言僵(子游)求学于孔子,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返回吴地后大力传播孔儒之学,被誉为“南方夫子”,也是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之一,擅长文学。其留下的名言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数(shuo,去声)是屡次的意思。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你们俩离疏远也就不远了丧事做到尽哀也就可以了既讲形式,又反对形式过头。孔子非常注意做事分寸的把握,子游继承了这优点现在人在很多事情上过于讲究形式,包括丧事,在生前,儿女不懂得孝顺,在死后,丧事办得很奢华,这一切只不过是在做秀明清时期又成为衣被天下的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誉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记述墨的故事书中集古善制墨的一百五十余人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青丘子,晚号槎chá)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有志于功名。张士诚据苏州时,为其参政饶介所赏识,结交甚广,然终未仕。后对政治完全失望,乃隐居乡里。明初应召赴南京参与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编修。不久授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受,仍归田里。朱元璋认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