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退耕还林政策几点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宁安市退耕还林政策几点思考.doc

宁安市退耕还林政策几点思考 自2002年国家提出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宁安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贯彻执行了国家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精神,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万亩,其中生态林4.52万亩,经济林0.48万亩。涉及全县12个乡镇0.4万户。如何引导农民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加快培育和开发稳定增收致富的产业,妥善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大计,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面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 一、退耕存在主要问题 1、耕地大量减少,农民基本生活难以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4年来,全市有5万亩农田停止耕种,对粮食生产产生了很大冲击,尽管目前在国家补助期内,农民的生活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是一旦停止粮食补助,农民的基本生活将十分困难,尤其是退耕面积较大的村和极少数“全退户”。一旦停止补助,基本口粮将难以保证。类似情况尽管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非常严重的隐患。 2、种植的种树效益偏低,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不大。此类问题突出表现在我们地区处在北方山区,气候寒冷,林木生长周期长。经济林种品种少,由于林业生产的周期长、见效慢,加之市场前景不乐观,很难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3、政策补助资金低,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国家制定政策水稻按1.4元每公斤计算,今年水稻价格已涨到2.6元每公斤以上。国家对农业粮种补贴逐年提高,对农户退耕还林积极性也产生了影响。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1、思想认识不统一,对退耕还林的意义认识不够,对做好退耕还林工作、解决退耕农民长远生计的难度认识不足,工作措施不力。 2、缺乏统筹考虑,抓住当前补助钱粮的大好时机,致力于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的意识不够。没有用市场的观念、长远的观念去分析形势、解决问题;三是缺乏积极引导和服务。在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培育市场等方面研究不够。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1、发展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力。 农民缺什么?一是技术,二是资金。要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使他们掌握一至二门农业技术以外的谋生技能,同时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引导和支持,营造宽松的就业环境,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还要加大对退耕户政策性贷款的扶持,落实好林权证抵押贷款。我市退耕后退耕户人多地少,人地矛盾本来就十分突出,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可耕种土地进一步减少。因此,解决退耕还林工程区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必须走外延式发展道路。通过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等,促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减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实现农村“减员增效”。 2、林业生态旅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观光旅游一统天下的局面已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游人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生态旅游。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文化载体,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承担着促进生态建设和保障林产品供给、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职责。 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是综合性产业,要发挥各方面作用,调动相关部门、加强林业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要挖掘、整理、升华森林文化,提升文化品位,丰富文化内涵,以独特的林区文明和林区文化吸引游客;要策划富有特色的林业旅游项目,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林业旅游体验;要不遗余力地搞好旅游产品的包装,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塑造良好的旅游形象;要建立一支优秀的旅游产业经营管理队伍等,通过发展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实现林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3、综合利用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明确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任务目标。规划制定过程中,要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畜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要根据群众意愿,围绕林下养殖和林间种植做文章,科学选择种养模式,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不能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从现有成功技术经验和市场发展前景看,我市林下经济发展应主要推广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林参、林药模式,即在林下种植林下参和林下中小药材,尤其是林下参,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广阔;二是林菌模式,即在林地种植草菇、香菇、原磨和木耳等实用菌,原料充足,技术简单,并且近两年市场波动较小,收益能够得到较好保障;三是林禽、林牧模式,即在林下饲养鸡、牛、羊、鹿,饲养简单,深加工链条长。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