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污染控制工程 唐玉朝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E-mail: tangyc@aiai.edu.cn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Copyright Reserved! 内容 1.概述 1.概述 含N化合物在水中存在形态,有机N、氨N、亚硝酸盐N、硝酸盐N。总氮 TN 是四种含N化合物和;凯氏氮 KN 是有机N与氨N。 城市污水经过传统的二级生化处理,有机物可以转化为CO2, H2O等, 但是有机物中的氮不能有效去除,少部分可以通过同化作用转化为生物细胞有机体组分 通过剩余污泥 而去除,大部分只能转化为溶解性的无机氮, 一般为NH3, 有少量NO2-, NO3- , 无法从水中直接去除,生物脱N是通过将这些物质转化为不溶解于水的N2而从水中去除的. 1.概述 二级污水处理工艺活性污泥对N去除率按照BOD:N 100:5:1计算,城市污水进水BOD一般可达到200mg/L左右,这样以微生物需要的营养计算,则剩余污泥可以去除10mg/L的氮和2mg/L左右的磷 存在污泥中, 不同的工艺有差异 。以同化作用将N, P转移出污水系统。 微生物利用的NP还会因内源代谢释放 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氮可以用物理吹脱,低浓度的饮用水氮一般以化学方法 加氯氧化 去除,污水氮一般以生物方法去除。如果同时富含高浓度磷,则常形成磷酸镁铵作为化学肥料回收。 1.概述 化学方法脱N 折点加氯 : NH4+ + HOCl NH2Cl + H+ + H2O NH2Cl + HOCl NHCl2 + H2O NHCl2 + HOCl NCl3 + H2O 2NH2Cl + HOCl = N2 + 3HCl +H2O 余氨的吹脱 针对氨 :游离的氨容易挥发,可以空气吹脱到大气中去. 2. 生物脱氮原理工艺 一. 生物脱氮原理 1.1 生物脱氮基本过程 1.2 影响生物脱氮的环境因素 二. 生物脱氮工艺 2.1 三级生物脱氮工艺 2.2 两级生物脱氮工艺 2.3 单级生物脱氮工艺 2.4 A/O工艺 三. 生物脱氮新理论 3.1 同步硝化反硝化;3.2 短程硝化反硝化;3.3 厌氧氨氧化 生物脱氮原理 一. 生物脱氮原理 除同化作用可以部分除氮, 生物脱氮主要由反硝化过程实现. 1.1 基本过程: 氨化:在氨化菌作用下, 有机物中的氮被转化为氨氮, 有机物同时得到降解: 有机N → NH3 硝化:分为两个步骤--亚硝化和硝化. 在好氧条件下,亚硝化菌将NH4+转化为NO2-, 进一步在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NO3-: NH4+ +1.5O2 → NO2- + 2H+ + H2O 亚硝化 NO2- + 0.5O2 → NO3- 硝化 总反应:NH4+ +2O2 → NO3- + 2H+ + H2O 生物脱氮原理 反硝化:在缺氧条件下, 反硝化菌作用将NO3-转化为N2 异化反硝化,占96% 或生物体 同化反硝化,占4% . 6NO3-+5C → 3N2 + 6OH-+ H2O + 5CO2 NO3-→ NO2- →NO →N2O → N2 NO3- + C + H+ → C5H7O2N + H2O NO3- → NO2- → 有机含N物质 生物脱氮原理 1.2. 影响生物脱氮的因素 氨化: 氨化菌是异养菌, 对环境条件要求不苛刻, 好氧或厌氧均可, 对酸碱, 温度的适应范围宽. 生物脱氮原理 亚 硝化: 亚硝化菌和硝化菌均为化能自养菌. A .溶解氧, 需要好氧的条件, DO 2, 每mol氨经过亚硝化需1.5mol O2, 硝化需0.5mol O2 B .酸碱, 中性或弱碱性 亚硝化产生酸! ,最宜在pH 8.0-8.4左右. C .温度, 20-30℃最佳 15℃迅速降低,5℃反应停止 . D . C/N比,BOD低才能维持硝化菌生长 异养微生物竞争, BOD越高硝化菌比例越小 生物脱氮原理 反硝化: 反硝化菌是异养菌,兼性厌氧菌. A . 碳源 外加, 利用污水有机物, 或内源呼吸 B . 酸碱, pH最宜在 6.5-7.5 C .溶解氧, 需少的DO或间歇有氧缺氧, DO 0.5mg/L, DO过高则直接以好氧呼吸 D . 温度, 20-40℃, 低于15℃反应迅速降低 由于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世代时间长,所以反应器内生物停留时间要长,即污泥龄要长 生物脱氮原理 生物脱氮的过程比较 生物脱氮工艺 二. 生物脱氮工艺 2.1:Barth三级 段 生物脱N工艺 第一段--氨化. 去除BOD和COD, 进行曝气, 有机N转化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