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写作与生活的三层伦理关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写作与生活的三层伦理关系.doc

略论写作与生活的三层伦理关系   摘要: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一要有广泛性,二要有超前性。前者指的是群众基础,即真实的生活现状;后者则需要有一颗敏感的灵魂。一个对生活之事敏感的人,其情感必定是丰富的:品客观之生活,化为笔端之寓意;品生活之茶道,化为作品之甘淳。生活与写作,就像芝麻与香油,唯有把生活中的人、事、物慢慢研磨,才能酿成浓香四溢的香油。   关键词:写作 生活 伦理关系   中图分类号:I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85-02   作者简介:李宁(1979―),江苏徐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徐州市第五中学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说文解字注》:“母,牧也。牧者,养牛者也,以譬人之乳子。引申之,凡能生之以启后者皆曰母。” 万事蕴于生活,事出遂成素材,落于笔端即为作品,它可启人心智,可抒人情怀。生活之事累积万端,方有源泉般的写作灵感。2003年,著名作家张抗抗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作过一场题为《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的演讲,开篇就提出了四个疑问“我们在写作中所承载的思想与内容从哪里来?我们在人群中如何寻找素材?作家是作为生活中一个具体的人存在呢?还是作为一个写作人存在于生活中?”这些问题都指向生活赋予写作的内涵。她提出两个概念――“接收器”和“过滤器”,她说:“ 人应该是‘接收器’,接收每天生活所传达的各种信息;而写作者还应该是个“过滤器”,过滤无用的信息,留下被自身关注的信息,成为写作素材。”这种逐渐累积的素材包括对事物的认知,观察与思考。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人,一要有广泛性,二要有超前性。前者指的是群众基础,即真实的生活现状;后者则需要有一颗敏感的灵魂。一个对生活之事敏感的人,其情感必定是丰富的:品客观之生活,化为笔端之寓意;品生活之茶道,化为作品之甘淳。生活与写作,就像芝麻与香油,唯有把生活中的人、事、物慢慢研磨,才能酿成浓香四溢的香油。这是二者伦理关系的第一层――写作源自生活。   生活也是写作的妻子。在这里,似乎生活的角色变了,相较于母亲,仿佛此刻降了辈份,与写作成了平辈。事实上,每一位母亲都是一个男人的妻子,而写作,就是一个懂得生活的男人!   社会中,夫妻生活实实在在,柴米油盐,酸甜苦辣,相扶相帮,体现了男女之间的协作与互补。写作与生活的婚姻亦然。生活中的一切琐事都会在婚后使人烦恼,日子过得平淡了,缺少了以往的激情与浪漫,逐渐由婚前的一杯果汁变为一杯凉白开,但这却是最原汁原味的生活。夫妻俩几十年如一日的相处,会形成一种淡然的和谐,那种相知的默契总在一瞬间令人神怡。临别时的眼神,归来时的问候,温馨时的缠绵,尴尬时的宽容,这些都可化字成章,凝成美文。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生活体悟,你会觉得,原来凉白开也有一种独特的滋味,它不仅甘冽爽口,还富有韵味,这其实是最珍贵的。   看冯尔康的《清人生活漫步》和《古人生活剪影》以及伊永文的《古代中国札记》和《宋代市民生活》有一种十分亲切的感觉,仿佛徜徉于中国古代某一个朝代、某一个城市的街道,左顾右盼,均是趣事,浓郁的生活气息迎面拂来。其中一篇名为《商标招幌》,是介绍中国商标的历史。在你补充历史知识的同时,还会被作者那文白兼具的语言吸引,为所引书目的琳琅所叹服,这无疑是一次美的享受。这些书中的一篇篇文章,皆是留意生活,用心观察,凸显细节,呈现事物的佳作。读罢,我们不仅知道了“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铜板是中国最早的商标,还见识了爱国诗人陆游的博通学识与盎然兴致,甚至还了解到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在三桥街许仙遇雨借伞的那把伞,是“清胡八字桥老实舒家做的”,真是处处彰显生活韵味。生活中可写之事、可状之物、可绘之人、可述之情真得太多了,这也许就是写作作为一种职业可以独立存在的一个原因吧!读林非的《半个世纪的思索》,看到了作者在京生活五十年的某些片断,撇开林先生那睿智的思想,深刻的表达,还有他那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的职务,只他对北京生活的那份热爱与眷恋,都足以打动我们每一个青年读者,这让笔者不禁又想起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两位文豪都能如此融入生活,体己抒情,吾辈岂能不感恩生活给予的馈赠?   生活提供的是事件原型,而写作却可以把它描绘成故事。   学人的生活有其津津乐道之处。如张世林,他在主编了六卷本《学林春秋》(朝华出版社出版)后,因“干工作上瘾”, “在干的当中触类旁通后,生发了一些新的想法”(张世林语),于是他又编著了三卷本的《学林往事》。这厚厚的九卷书,无处不凸现当代学人的雅致与灵性、勤勉与耐苦、清欲与投入,在每位留名青史的学人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生活都有着无限的热爱。   这便是写作与生活伦理关系的第二层――写作融入生活。   “情人”一词在当代曝光率很高,与之链接最多的是“浪漫”。而“浪漫”在《现代汉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